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源于隋朝,发展到明清两代,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体系。要想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成为状元,那可得凭借过硬的实力连闯几关,一直要闯到皇帝的金銮殿上。

一般来说,科举考试共分为六级,最低一级是县试,然后是府试,过了前两关,被称为“童生”。然后是院试,闯过了这三关,即成为“秀才”。要想保住“秀才”的头衔,还得接受省一级学政巡回举行的岁考。接下来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连考三场后才能高中“举人”,第一名被称为“解元”。只有闯过了前四关,才能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也要连考三场,才有机会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由此可见,古代的科举考试,并不比现在的高考“独木桥”轻松,甚至还要更难。
即便古代的科举考试苦难重重,但这依然是众多寒门学子,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样的目标,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学子们勤奋苦读,金榜题名。
成功入围殿试并及第的考生,都被称为“天子门生”。但即便是“天子门生”,还是要根据考试成绩进行排名,然后由朝廷发布金榜。
金榜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分别称为进士一甲第一名、进士一甲第二名、进士一甲第三名,合称为三鼎甲。
二甲若干,二甲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为进士。
不过在最初的金榜上,并没有状元、榜眼、探花之称。

状元最初叫做“状头”,这源于唐朝的科举考试。在殿试结束后,主考官会把被录取学子的名单递交到门下省,然后再由门下省的官员具奏禀报皇上。凡是在考试中位居第一名的考生名字会被放在最前面,因此称为“状头”。
当然,也许“状头”这一称呼不太高雅,其后便用“状元”代替了,也称作“殿元”或“鼎元”。
榜眼的称呼较状元稍晚,大概开始于北宋时期。初时第二名和第三名都被称为榜眼,意取二、三名分立于状元的两侧,如同两只眼睛,故称榜眼。
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中记载:“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探花”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和科举及第的名次毫无关系,只是一种戏称。
唐朝科举放榜的时间,恰逢每年的春季。整个长安城百花齐放,春意盎然,也正是杏花怒放的时节。金榜题名的进士们,在兴高采烈之余,会相互邀约在一起,举行一场盛大的宴游活动,称为“杏园宴”或“杏园探花宴”。

在这场欢快的聚会中,新科进士们,会挑选两名俊朗年少的进士,担任“探花使”。他们骑上高头大马,遍游长安的大小花园,采摘园子里的时令鲜花。
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对“探花使”这一让人羡慕角色的入神刻画。
采到鲜花的“探花使”会返回琼林苑,用诗词和鲜花迎接状元。当然,如果两位探花使没能先于他人采到牡丹、芍药等名花,就要受罚。
这个过程被唐人李淖记载在了《秦中岁时记》里:“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也就是说,唐朝的“探花”是一榜进士中最为年少和俊美的两人,和殿试中所取得的名次没有丝毫的关系。
“探花”正式指代进士第三名,应该是在南宋后期,这个时候,榜眼也就成为了第二名的专称。不过,榜眼在三鼎甲中略显尴尬,论才气不如状元,论相貌赶不上探花。而探花获得者,必定是进士中的“少俊”者,是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因此,中探花的进士,往往会比状元还显得高兴。
(参考资料:《《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