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 一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止,经历了1300年。在这1300年的时间里,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其实,科举考试之难,最大的难点就是录取率极低。

比如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也是常有的事,全国那么多人参加考试,录取的人数寥寥可数,难怪唐朝人赵嘏写了一句诗词: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诗句的意思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真的是长远的政策,使得天下的志士穷尽其一生效忠于他。也从侧面反映出科举考试多么艰难。

古人重视科举考试,一旦某人登科及第,那将是整个家族的荣耀,都会将其看做天上文曲星下凡。不管科举考试有多大的弊端,他是古代文人打破阶级限制,实现人才流动的唯一正规途径,所以古人才会如此拼命读书,参加科举。
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内容还相对灵活些,等到了明朝,就变成了考八股文了,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
总之一句话,内容、范围、格式都是死的,不允许自由发挥。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
''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这个状元卷现藏在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是大陆唯一的状元卷真迹(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宫廷档案中含有几份清代状元卷)。
这个试卷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卷,写自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当时赵秉忠才年仅25岁。这字体堪比印刷体,不仅字体美观、规范、关键是还没有涂抹和错别字,看这些字体简直是种享受,回想起我在高考的时候,一篇八百字作文都要涂改几处错别字呢。不仅是赵秉忠,清朝末年状元刘春霖的试卷字迹也非常优美,请看:

其实在古代不用说状元,普通的秀才都是写的一手好字,在科举考试上,字写的不好是根本入不了考官的眼的。而且古代人练字是真下苦功夫的,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书法家王羲之不就用尽了十八个大水缸里的水吗。
科举考试的通用字体是馆阁体,具有规范、美观、整洁、等大、大方等特点,在今天的故宫、颐和园里能看到的字迹,多数都是馆阁体。
下面就是馆阁体的标准字体,是古人手写的,是不是很美观大方,我觉得古代任何一个文人的字体拿到现在,都是今天的书法大师级的,都可以直接拿来当字帖用。

清代状元刘春霖的书法造诣很高,尤其擅长小楷,在当时有“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之誉。下面就是刘春霖的字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