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朝地圖上有東北地區和越南地區,說明是畫的永樂時期的地圖,這也是明朝巔峯時期的版圖。但是巔峯時期,明朝是控制了河套地區的,這幅地圖則沒有,這一點錯誤。

到現在爲止,古今中外已經出現了許多版本的中國歷史地圖。在這些地圖中,清朝的版圖大概都畫得差不多,而對於明朝的版圖,大家的畫法也就千差萬別。有的畫的明朝版圖的面積超越了1000萬平方公里,有的卻只有300多萬平方公里。
首先,來看看譚其驤版本的明朝地圖。譚其驤的明朝地圖是“地圖開疆”的典範,他特意選取了1433年的明朝,這是別有用心的。因爲這一年,奴兒干都司還沒有撤銷,但是交趾布政使司已經撤銷了。這就能夠又畫出接近明朝巔峯時期的狀態,又可以不把越南劃入,以照顧國際友邦的感情。譚其驤的明朝版圖有兩個主要問題,一是東北地區上不封頂,這不符合常理;二是整個青藏高原都納入明朝版圖,然而明朝從未派遣官員管理過這些地方,也沒有派遣軍隊駐紮。
譚其驤版本的明朝地圖
譚其驤版本的明朝地圖成爲了中學歷史廣泛使用的明朝地圖,但是也需要注意,中學歷史上上的地圖對譚其驤的地圖做了一小點的修改,那就是將臺灣劃入了明朝的版圖。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一直到1644年明朝滅亡,明朝從未在臺灣設置管轄機構。明朝的官方文獻將臺灣稱爲“小琉球國”,朱元璋還將小琉球設爲15個“不徵之國”之一。
按照譚其驤的標準來說:只要是名義上的冊封地區,那也算是明朝的版圖。青藏高原就是這樣畫進版圖的。爲此,許多網友也根據這個標準進行對譚版的明朝地圖進行了“擴大”,將所謂的“三宣六慰”,舊港宣慰司都劃入了明朝的版圖。而譚版的“上不封頂”給了許多網友瞎想的空間,於是就直接將明朝的版圖畫到了北冰洋沿岸。這些地圖,只能成爲了笑談了。
明粉製作的明朝地圖
明粉眼中的明朝
另外,香港和臺灣的教材也一定程度上發個受到了譚版地圖的影響,但是他們也不敢繼承譚版“上不封頂”的大氣,因此對譚版地圖進行了一定的修改。香港版的明確區分了疆域和勢力範圍的區別。
港版的明朝
臺灣版的明朝版圖
美國畫的明朝1424年版圖,是明朝巔峯時期的版圖,沒有包括蒙古和青藏高原,這一點我也比較同意。圖中也包括奴兒干都司和交趾布政使司,但是奴兒干都司的管轄範圍卻只畫了東北的東部地區,不知道有什麼依據。史書上說奴兒干都司的範圍“其地東瀕海, 西接兀良哈, 南鄰朝鮮, 北至奴兒干北海“,可見應該包括整個東北。
美國版的明朝巔峯時期版圖
俄語版的明朝地圖就讓明粉傷心欲絕了。在圖上,明朝僅僅限於內地地區和遼東。周邊還存在蒙古、東察合臺汗國、吐蕃、朝鮮等政權。不過俄版的這個地圖又是十分不客觀的,因爲圖中的蒙古範圍太小了,當時的蒙古最北應該可以到達貝加爾湖一帶。後來俄羅斯東侵還在此佔據了布里亞特蒙古人的土地。俄版地圖上,臺灣屬於明朝。
俄版的明朝地圖
再來看看韓國版的明朝地圖,韓國人也不客氣。明朝地圖上有東北地區和越南地區,說明是畫的永樂時期的地圖,這也是明朝巔峯時期的版圖。而地圖上沒有吐蕃地區不屬於明朝。但是巔峯時期,明朝是控制了河套地區的,這幅地圖則沒有,這一點錯誤。韓版地圖上有臺灣島。
日本版的明朝地圖,和美國版的差不多。但是,日本畫的明朝巔峯時期版圖沒有包括交趾,西北也最多到達了嘉峪關一帶。而日本沒有將庫頁島畫到奴兒干都司管轄範圍內,體現了日本的居心叵測。
由於各大官方版的圖多少會出現問題,於是現在很難遭到又精美,又客觀的明朝地圖了。因此,小編在這裏選擇一些雖然看起來不算精美,但是十分客觀的明朝巔峯時期版圖。首先就是顧頡剛的明朝地圖。這個地圖出版於1955年,比較老了。從這個地圖看,依然有一些問題,如臺灣方面。但是顧頡剛頂住當時的政治壓力,用深黃色標出了明朝,淺色標出明朝勢力範圍。這個地圖實際上也被香港版的參考了。
而小編比較欣賞的是網絡上一位叫做“濛池都護”的網友製作的明朝的地圖。他的地圖十分詳細,又不失客觀,只是還不夠精美。他製作了明朝各個時期的地圖,參考起來可以清晰看出明朝疆域的變化。同時,他又用深色和淺色來表示行政管轄區和勢力範圍區域,十分值得借鑑。
小編見過最好的明朝巔峯時期版圖
從上面看,明朝的疆域基本限於兩京十八省,但是明朝巔峯時期,奴兒干都司、關西七衛,雲南外圍土司都是勢力範圍之內。至於蒙古、東察合臺、烏斯藏各部就是勢力範圍之外了。如果明朝巔峯時期的疆域大約400萬平方公里,加上勢力範圍大約將近700萬平方公里。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