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說明,唐朝一度把大漠地區納入了版圖。到這裏,整個西域地區都納入了唐朝的版圖。

在譚其驤的中國歷史地圖上,有三個朝代的面積被無限誇大了。一個是明朝,竟然將從未派遣一兵一卒的青藏高原劃入了版圖;二是元朝,竟然因爲中蘇關係惡化就荒唐地把西伯利亞都劃入了元朝;第三個就是唐朝。唐朝的地圖畫了唐高宗時期、唐玄宗時期和唐朝後期三幅地圖。三幅地圖都有巨大的錯誤。小編本文會詳細介紹。

譚版唐高宗時期版圖
在這裏,首先明確一下疆域和勢力範圍的區別。疆域,就是國家能夠實際控制的地區。國家在這裏不僅駐紮軍隊,還進行了民政管理,設置有行政區劃。當然,在古代,也會有類似於現在的高度自治的羈縻管轄方式。在羈縻地區中,要滿足兩點才能算爲疆域:第一,也必須設置有軍事機構(不是冊封的),駐紮有軍隊;第二,地區有繳納賦稅(不是進貢、朝貢)和隨從征戰的義務。兩者缺一不可。另外一種就是勢力範圍,勢力範圍就是在軍事壓力下迫使別人臣服的地區,但是沒有進行了行政管轄。

唐朝行政區劃版圖
在唐朝,主要的爭議就是羈縻府州的問題。唐朝的羈縻府州,主要分佈於西北、東北、大漠和西南、嶺南。而西南和嶺南的羈縻府州,唐朝有行政管理,有較爲固定的賦稅,設立有黔中道、嶺南道這樣的行政區。除此,唐朝還規範了該地區的官員選拔,設置南選制度。這些都說明西南和嶺南地區的羈縻府州屬於唐朝的國土。
大漠方面
然而,唐朝的北方就很不同了。首先,來說說大漠地區。隋唐時期,突厥佔據着大漠。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派遣大將李靖滅了東突厥。需要注意的是,唐朝滅東突厥後,突利可汗故地設置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頡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雲中都督府,歸單于都護府管轄。647年,唐朝又滅了漠北的薛延陀汗國,設置了燕然都護府,下轄瀚海、金微、新黎、幽陵、龜林、堅昆六都督府。燕然都護府和單于都護府的長官由唐朝從中央派遣將領擔任,唐朝駐紮一定的軍隊。而其下的都督府則冊封給大漠的突厥、回鶻、黠戛斯、鐵勒等族。各族軍隊必須隨從唐朝軍隊參戰,大漠各族也必須繳納一定的貢賦。這說明,唐朝一度把大漠地區納入了版圖。

單于都護府管轄範圍(漠南)
不過唐朝對大漠的控制十分不牢固。682年,突厥突厥阿史那氏骨咄祿在黑沙城(呼和浩特)自立爲頡跌利施可汗,和唐朝進行了長期的戰爭。此時的大漠地區就基本脫離了唐朝的控制了。唐玄宗時期,漠北的回鶻又強盛起來,其首領骨力裴羅東征奚、契丹,西破拔悉密、葛邏祿、堅昆,統一了被摸。744年,回鶻和唐朝聯合滅了突厥,此後回鶻就佔據了整個大漠地區。唐朝在漠北的統治,只維持了35年。譚其驤的唐朝地圖,在大漠方面畫得還是比較客觀。在後期,雖然回鶻名義上接受了唐朝的冊封,但是譚其驤也沒有將之劃入版圖。

西域方面
西域地區,和大漠的情況相似,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西域地區是西突厥的活動地區,也是唐朝軍事活動最爲頻繁的地區之一。早在唐太宗時期,唐朝就滅高昌國,設置高州,其下設置高昌﹑柳中﹑交河﹑蒲昌﹑天山五縣。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西域地區設置行政區。642年,西突厥內亂,唐朝扶持了乙毗射匱可汗上臺。作爲交換,乙毗射匱可汗將龜茲﹑于闐﹑疏勒﹑朱俱婆﹑蔥嶺地區劃給了唐朝,唐朝於是在此設立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建立軍事據點,史稱“安西四鎮”,總歸安西都護府管轄。至此,天山之南的地區基本納入了唐朝的管理範圍內。

譚版的唐朝西域疆域地圖
唐高宗時期,西突厥更加衰落。657年,唐朝軍隊滅西突厥,唐朝在天上以北設立了北庭都護府。到這裏,整個西域地區都納入了唐朝的版圖。不過要注意的是,西突厥之地,北到金山(阿爾泰山),東接河西走廊,西到帕米爾高原和石國(今塔什干)。唐朝佔據滅西突厥之後,其控制範圍也在這個範圍之內。然而,譚其驤卻將鹹海周圍、蔥嶺以西到波斯的大片土地都劃入了唐朝國土,這是值得懷疑的。

維基版的唐朝西域地圖:淺色地區爲勢力範圍
譚其驤認爲,唐朝曾在鹹海周圍設置蒙池都護府、昆陵都護府。然而,我查閱史料發現,所謂的蒙池、昆陵兩大都護府,唐朝並沒有派遣軍隊駐守,其長官就是西突厥的興昔亡可汗和繼往絕可汗,其下的各大都督府長官,都是冊封給了當地的突厥各部。這說明,唐朝根本沒有統治過鹹海一帶,這裏最多算唐朝的勢力範圍。

武則天、唐玄宗時期的西域地圖
而在蔥嶺以西,譚其驤將整個吐火羅(阿富汗)劃入唐朝的版圖。吐火羅原本是西突厥的勢力範圍,西突厥滅亡後,吐火羅也就被納入了唐朝的勢力範圍之內。661年,吐火羅臣服於唐朝,唐朝冊封吐火羅的國王爲都督府的長官,名義上隸屬於安西都護府。這也就表面,吐火羅只是臣服於唐朝的一個小國,是唐朝的勢力範圍,並非唐朝管轄的疆域。另外,阿拉伯帝國在滅亡了波斯後,波斯王子卑路斯流亡吐火羅,向唐朝求救,唐朝冊封他爲波斯都督府的長官。個別的地圖就把唐朝的疆域劃到了波斯了,這完全是不合理的。當時波斯已經完全被阿拉伯佔據,唐朝的冊封也只是象徵。不久吐火羅也被阿拉伯直接吞併了。

阿拉伯帝國
東北方面
東北地區,可以分爲三部分。一是遼寧地區,這裏從唐太宗東征高句麗就已經納入了唐朝的版圖,唐朝在此設立了安東都護府和大量的州縣。遼東也成爲了唐朝羈縻東北地區的跳板。

譚版的武則天、唐玄宗時代的唐朝版圖
第二部分是遼河上游一帶,這裏生活着契丹、奚等民族。唐太宗時期,兩大民族都臣服唐朝,唐太宗在此設置了營州上都督府、冊封了饒樂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對該地區從未建立實際上的統治,但是卻被劃入了唐朝版圖。這裏從唐朝前期算爲唐朝的勢力範圍,在武則天之後,經常和唐朝戰爭,連勢力範圍也不算了。

譚版唐朝後期版圖
第三部分,就是黑龍江流域這裏生活着室韋、黑水靺鞨、粟末靺鞨等民族,基本都是後來女真族的祖先。唐朝前期,和黑龍江的民族還沒有發生多少聯繫。唐玄宗時期,在這裏冊封了室韋、黑水、渤海三大都督府。然而實際上,明朝的軍隊從未駐紮黑龍江流域,不僅如此,室韋和靺鞨還時不時和唐朝發生一些戰爭,規模雖然不大,但是也顯示了其不在唐朝的控制之下。698年,大祚榮統一了粟末靺鞨,建立了渤海國。而唐玄宗則冊封爲“渤海郡王”、“授忽汗州都督”。

唐朝後期的東北局勢
早在714年,唐朝就已經難以控制遼東地區,將安東都護府內遷到了河北平州,這說明唐朝基本退出了遼東。到了761年,乾脆直接廢除了安東都護府,這說明唐朝直接放棄了對遼東的控制。唐朝之所以放棄遼東,主要原因就是契丹強盛起來,阻斷了唐朝和東北的聯繫。而後來渤海國強盛,直接佔領了遼東地區。唐朝從唐玄宗時期就退出了東北,然而譚其驤的地圖卻把唐玄宗和唐後期的東北劃入唐朝版圖,可以說是十分荒謬。

較爲客觀的唐朝巔峯版圖:淺紅色爲勢力範圍
總結下來。唐朝巔峯時期(唐高宗時期)的疆域面積最大,佔據了大漠南北,西域和遼寧一帶,領土面積將近1000萬平方公里。在武則天時期,由於突厥復國,大漠地區丟失,領土面積大約爲600萬平方公里,和漢朝鼎盛時期相當。唐玄宗時期,遼東失去,但是總面積影響不大。安史之亂後,西域失去,剩下的面積大約爲400萬平方公里。唐朝後期的150年,面積基本都在400萬平方公里左右。

較爲客觀的唐玄宗和武則天時期版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