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在我國古代流傳了幾千年之久,演變出了不同的字體,同時也孕育了很多書法大家。

一、于右任的介紹

書法流傳到近現代同樣也出現了不少書法大能,其中以近現代“草聖”著稱的于右任就是其中一位比較出名的書法家。爲什麼于右任這麼出名呢?那就要從他的行事作風上來說起。

于右任也叫於伯循,字誘人,由於誘人兩個字用在一個男子身上不大雅觀,所以在後來就改成叫于右任。于右任的草書在當時同樣爲一絕,他的字體蒼勁有力,渾厚自成一體,讓人一見就能心生喜愛之情,但同時于右任本人生性也是比較的灑脫,平生最大的樂事便是飲酒,一旦喝了,不論是誰開口要他題字,他總能寫上這麼倆句,當然得了字的酒家也樂意將他的字放在酒樓裏讓人蔘觀,也視爲自己張張面子。但于右任有個規矩,不論是哪位達官顯貴要求題字,不論開出怎樣的條件,他是一概不會接受的。這個變化大概是從看見慈禧在八國聯軍侵佔北平之後逃走了的緣故吧,從此便對達官顯貴心生厭惡。但也正是他這種灑脫不羈的性格和喝酒的喜好,讓他在酒後惹出不少趣事來。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不可隨處小便”了吧。

二、事情的經過

話說就有這麼一日,與有人接受到來自朋友的邀請前去赴一個宴會,大家談天說地,飲酒作樂,于右任說的興致高了起來不自覺就飲了不少的酒,喝多了酒自然就像要去如廁,正在迷迷糊糊之間,不湊巧正在這時有一位朋友想來求字,面對這樣的請求于右任是怎麼也不會拒絕的,但由於弊足了尿,就在這種雙重的考驗下,他隨手寫下了“不可隨處小便”這六個大字,寫完便一溜煙地走了,朋友拿到了字一看,宣紙上的草書渾厚有力,揮筆一呵即成,讓人拍案叫絕,但在定睛一看上面的字,朋友瞬間哭笑不得,字寫的再好看這其中的內容也是難登大雅之堂的,但于右任已經不知去了哪裏,再想要求上一幅時也沒了門路,萬不得已只能決定改日拜訪。

不過次日這位朋友就登上門來,他將於右任前日題的字拿到了門上,想要問問于右任這幾個字中到底是有什麼深意,與友人一看自己前日情急之下的作品也有的哭笑不得,這得對這位朋友情急之下字的順序排列錯了,說着便拿了剪刀動手改了改字的順序,整幅字也就變成了“小處不可隨便”,同樣的幾個字,改了改次序意思就大不相同,從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街頭大字,變成了富含哲理的處世警言也不過是幾剪刀的事情。剪完了他就笑的的朋友說:這不很好嗎,朋友也對這幾個字的寓意連連叫絕,同時不可謂不稱之爲一奇。

總結

小小的一次改動便說出了一件極富哲理的人生格言,同樣也折射出了于右任的人生經驗,這同時也是對我們的一次忠告。從慈溪太后開始便出現的種種或大或小的變故並沒有損了于右任的本心,讓這句話貫穿了于右任的大半生。但不幸的是,後來于右任因爲種種變故去了臺灣,但由於後來的政策問題,他只能將妻女獨自留在大陸上,並遲遲沒有回到他爲之喜爲之憂的故土之上,最後寫出了《望大陸》並在不久的之後在臺灣逝世,最後的于右任死在了異國他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