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謝雲暉知道張茜的顧慮後,耐心地開導她,說陳老總也是個有文化的人,喜歡鑽研文學,還會寫詩,非常浪漫。當時,日軍對天皇投降的消息進行了封鎖,城內的守軍還不知道天皇已經投降了,謝雲暉決定先採取政治攻勢,向城內散發日本已經投降的傳單,瓦解守軍。

在民國時期,社會動盪,日寇侵略,很多熱血青年都投身於戰場,其中有不少都是大學生,都在愛國熱情的鼓舞下投筆從戎。

比如今天介紹的這位開國少將謝雲暉,就是從北京大學走出來的高材生。

謝雲暉出生在四川冕寧縣文家屯村,謝姓在當地是一個小姓,謝氏家族想要發展壯大,在當時唯一的辦法就是上學讀書,然後學而優則仕。

謝雲暉的家族也不富裕,不能讓所有的孩子都上學,只好從中挑選幾個有天賦的,重點培養,謝雲暉就是其中的一個。

謝雲暉也確實沒有辜負家族的希望,成功考進了北京大學,還成爲北京大學學生會主席,讓老家的人都感到很驕傲。

但是,身處北京大學這個思想開放的地方,謝雲暉受到了很大的思想衝擊,不再想着光宗耀祖,而是要真正爲國家的前途而奮鬥!

當時,日本人侵略中國的野心越來越明顯,謝雲暉也越來越感到文人的無力感,於是毅然決定投筆從戎,用最直接的方式來保家衛國。

(後排左一爲謝雲暉)

1937年,謝雲暉加入共產黨,受上級指示,赴皖南川軍劉湘所部的第七戰區開展工作。不料,第二年劉湘就病逝了,謝雲暉又被陳老總安排到了新四軍工作,當自己的祕書。

陳老總文武雙全,性格豪爽,讓謝雲暉非常佩服,曾經這樣說過:“陳老總是我黨我軍一位能文善武的高級將領,又是一位造詣很深的詩人,我能在他身邊工作,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事情!”

其實,陳老總還有一件事情要感謝謝雲暉,就是謝雲暉給他牽了紅線。

陳老總一直對軍部戰地服務團的演員張茜有好感,可是,張茜雖然對陳老總很敬佩,但兩人的地位相差太遠,而且年齡也相差很大,擔心結婚後沒有共同語言,一直很猶豫。

謝雲暉知道張茜的顧慮後,耐心地開導她,說陳老總也是個有文化的人,喜歡鑽研文學,還會寫詩,非常浪漫。

張茜聽了謝雲暉的開導後,決定和陳老總先交往試試。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後,張茜漸漸對陳老總刮目相看,產生了愛慕之心,從此跟陳老總攜手一生。

直到建國後,陳老總夫婦還經常提起謝雲暉,說要感謝他的牽線之恩。

謝雲暉做媒是把好手,做宣傳工作更是不在話下。

1945年12月,日本雖然早已投降,但是在江蘇還有一個高郵城,仍然被日軍佔據,謝雲暉所在的華中野戰軍第8縱隊,奉命強攻高郵城。

當時,日軍對天皇投降的消息進行了封鎖,城內的守軍還不知道天皇已經投降了,謝雲暉決定先採取政治攻勢,向城內散發日本已經投降的傳單,瓦解守軍。

那時候沒有現代工具,怎麼把傳單散發進去呢?謝雲暉想到了製造“土飛機”。

什麼是“土飛機”呢?就是用厚牛皮紙糊成一個大風箏,在離城兩公里處,讓幾個戰士拖着跑,大風箏上捆着一包包傳單,每包傳單上面有一根點燃的線香,等線香燒斷捆着傳單的繩子後,傳單就會撒落下去。

正是在這些傳單的作用下,城內的守軍被擊潰了心理防線,戰鬥力大減,最終被我軍順利攻下了高郵城。

這是中國對日軍的最後一戰,取得了一場完勝,謝雲暉功不可沒!

1955年,謝雲暉被授予少將軍銜,而且,他的兒子謝亢威,後來也晉升爲少將,成爲我軍少有的“父子少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