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恰逢四川资州人骆腾焕夫妇到会泽做生意,且生意兴隆,所以骆成骧的亲生父亲便将他过继给了骆腾焕夫妇。他就是光绪年间的四川籍状元骆成骧。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它就成为了封建时代选拔人才最为重要的一种制度。因为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打破阶级垄断,使大量出身社会底层的人进入统治阶级,所以成为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

科举考试

当然,这种公平也是相对而言,因为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比如有一位清朝状元就因为在殿试时试卷上写了12个字,而让皇帝感动到落泪,当场将他提拔为第一名。那这位好运的状元是谁呢?他就是光绪年间的四川籍状元骆成骧。

骆成骧家庭背景

骆成骧,字公骕,于1865年出生在会泽县金钟镇。他本姓李,7岁丧母后与父亲相依为命。因为他的父亲不善于理家,所以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当时恰逢四川资州人骆腾焕夫妇到会泽做生意,且生意兴隆,所以骆成骧的亲生父亲便将他过继给了骆腾焕夫妇。在有了一定的资产后,骆腾焕夫妇在会泽采购了一批地道药材,带着养子返回了老家四川资州。

士子考试剧照

骆成骧科举经历

1893年,他在四川乡试时中第3名举人,翌年入京会试时却名落孙山。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骆成骧代馆教八旗官学。光绪二十一年,骆成骧在乙未科会试时中了进士,得以参加殿试。光绪皇帝为了选拔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临朝策问,想看看这些学子们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对于朝政的了解程度。骆成骧在策论中引经据典,言辞恳切,论证变法自强的重要性。

骆成骧剧照

骆成骧官场经历

民国元年,他先后出任过临时议会议长、都督府顾问、四川筹赈局督办等职。但不管在哪个职位上,他都廉洁奉公,一心为民,以至于家用贫困,厨灶屡空。因此,他又有“穷状元”之称。而骆成骧虽然是文人出身,但他在晚年却提倡“强国强种”的体育运动。1921年,四川武士总会成立后,他亲任会长。为了支援武士总会,他还将作碑文的千元稿酬都捐给武士总会,并募集资金,在少城公园内建立了国术馆。

状元牌匾

对于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状元,当时的四川军阀也很是敬佩。1926年四川军阀刘成勋别出心裁举行文官考试时,就是聘请骆成骧担任主考官。同年,骆成骧去世,享年61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