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一支長篙,撐一葉扁舟,哼一曲花燈,盪漾在碧波梅江河,穿梭於吊腳樓與楊柳岸,抬頭仰望“古董”廊橋……

走進秀山濱江公園,一幅天人合一的山水田園畫卷映入眼簾,情牽沈翁“美”與“愛”的美學理想。

而怡人畫卷背後,靠的是秀山大力提升城市品質的支撐。

近年來,作爲重慶首批市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秀山以海綿城市建設爲契機,統籌改善人居環境,戮力提升城市品質,構築山水相依、生態循環的宜居宜遊宜業之城。

鑲嵌在武陵山區的一座“最美城市”冉冉升起,光彩奪目。

大局下謀劃 打造海綿城市

“我行過很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當年,沈從文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催淚無數人。

秀山襟黔帶楚、連接四省(市),天然的絕美景色、璀璨的人文風情,與生俱有着邊城的浪漫氣質。

如何增強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經濟、人文、生態、生活品質,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提高城市競爭力,讓近者悅、遠者來,讓居民生活更美好?

海綿城市可充分保護、修復和恢復城市水生態系統,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促進城市建設與生態系統和諧發展,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新方向。

“打造海綿城市,既是民生實事,也是‘城市雙修’的核心,對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和城市轉型升級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秀山縣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今年8月,全縣累計完成投資8.4億元,高效有序建成海綿城市試點面積4.4平方公里,完工項目17個。在建面積2.68平方公里,其中朝陽路、鳳棲北路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兩個項目的施工已完成90%,東大街片區、鳳凰新城、北部新城片區完成60%。

此外,在原試點面積6.4平方公里基礎上,秀山經申報批覆將試點區域增加到8.4平方公里,計劃投資11.2億元,項目25個。其中,今年規劃試點區域爲東大街、鳳凰新城、北部新城、七星新城、舊城、平凱6大片區及朝陽路(鳳凰中學至三角塔路段)、鳳棲北路(農商行至消防大隊路段)。

值得一提的是,秀山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開採中會產生大量渣廢料。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中,秀山還積極培育本地海綿城市建築材料生產企業,利用當地豐富硅石資源,與重慶大學合作,變廢爲寶,自主研發出全硅石無粘膠透水磚和透水混凝土,性能、品質皆在全市處於領先水平,解決了雨水第二次污染問題。

對這些新工藝、新材料的大膽嘗試,秀山不僅爲全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探索出了可行路徑,爲建築企業增添了新的發展方向,更實現了區域經濟的裂變增長。

大勢中推進 攻堅治水扮靚城景

漫步秀山濱江公園,梅江河穿城而過,碧水漣漪碧藻叢,綠樹紅葉倒影重……水賦予了秀山獨特顏值,無處不彰顯“依山伴水、顯山露水”的靈動秀美。

不過,水對秀山的城市建設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治城,必先治水。”秀山縣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縣大力推進了“不淹不澇”“清水活水”“親水近水”“節水護水”城市建設。

根據《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全面推行河長制主要任務分解》要求,秀山城鄉建委成立河長制領導小組,以委主任爲組長,分管領導爲副組長,各業務科室負責人爲成員,採用污水前端治理與末端狠抓截污幹管建設方式,多渠道進行整治,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不讓一滴污水排入梅江河。

治污先治“管網”,關於污水管網建設,秀山按城市、鄉鎮(街道)齊頭並進、同步推進方式予以建設:

一是針對主要排污口,積極組織專家認真編制整治工作方案,並按方案有序推進,2017年完成職教中心、學府大橋右橋頭、渝秀大橋右橋頭、濱江公園、老鷹巖等6個排污口治理;2018年計劃治理8個排污口,已完成渝秀大橋左橋頭、烏楊過江2個排污口治理,目前正在進行引勝橋、中和電站、北門橋右橋頭3個主要排污口整治工作,其餘排污口治理已進入工程招投標階段。

二是積極實施城區污水管網建設,徹底解決雨污合流問題。新建污水管網8.83公里,目前已完成立項、施工圖、環評、地勘、可研、預算等,相關工作正在全力推進。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和背街小巷改造,在實施區域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目前已改建污水管網17.2公里,待海綿城市建設完成後,基本完成建成區20平方公里範圍內污水全收集。

三是補齊鄉鎮污水管網建設短板,全縣鄉鎮污水管網建設工程分爲洪安片區、清溪片區、龍池片區、梅江-石耶片區、溶溪片區、石堤片區共6個片區,涉及到全縣24個鄉鎮。2017年完成鄉鎮污水管網50.4公里,2018計劃實施孝溪、鍾靈、妙泉、蘭橋、宋農、里仁、海洋、石堤、中平、湧洞10個鄉鎮,修建污水管網18公里。目前,24個鄉鎮已全面啓動污水管網建設,共完成污水管網建設46.5公里。其中孝溪、鍾靈等10個鄉鎮已完成污水管網建設19.17公里。

大事上作爲 棚改做好“美”文章

秀山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研秀山自然生態環境、傳統歷史文脈、民族特色文化及城市形態演化過程等,提出了城市建設的總體構想——按照“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要求,拓展自然、人文景觀和城市風貌特色,全面建設武陵山區最美城市和文化旅遊城市、重要旅遊目的地。

在海綿城市建設和努力治水下,濱江公園、平凱公園、烏楊公園、體育公園、鳳凰山公園等城市公共空間的好山好水好風光,完美融入城市發展中,成爲了當地人的“城市會客廳”和散步、休閒、娛樂理想之地,呈現出“河在城中、城在河中,森林在城中、城在森林中”的秀美景緻,讓城市更自然、更生態。

在積極抓好”海綿城市建設的同時,爲讓城市既有“面子”又有“裏子”,該縣以城市品質提升爲契機,紮實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工作,進一步靚城活景。該縣編制了《秀山縣城鎮棚戶區改造規劃》(2018-2020年),成立以縣長爲組長,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相關領導爲副組長,各相關部門爲成員的棚戶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分組劃片,各司其責、分工合作”的原則,統一政策、陽光操作,依法拆遷,確保相關工作順利進行。

截至目前,由於宣傳工作紮實有效、深入人心,拆遷、安置政策合情合理、近乎完美,廣大羣衆熱情高漲、積極踊躍支持,在資金籌措相對充足的情況下,該縣共完成棚戶區改造1349戶,完成市建委下達任務的158.71%,是全市提前完成任務的少數幾個區縣之一。通過棚戶區改造,房地產去庫存,消存量和平穩健康發展目標正積極、穩妥推進,建設和經營城市理念正一步一步實現。

“如今,伴隨城市品質的提升,秀山‘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縱深推進產城互動融合、一體發展,實現現代工業、現代旅遊、商貿物流、文化創意等多產業聚集,讓秀山成爲一顆鑲嵌在渝東南的耀眼明珠,讓秀山秀水秀天下。”該負責人說,不斷有鳳凰來築巢,讓他們對未來充滿憧憬。

來源:重慶日報

大家都在看

秀山發生豬瘟致13人死亡?官方給出真相!

@秀山人 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繳費開始了,這些事項你需要了解!

秀山人挺住!因爲接下來的日子……

彈棉被咯!伴隨多少秀山人成長的溫暖回憶,你還記得嗎?

這還是你認識的鳳凰山嗎?天啦嚕,太夢幻了吧!

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爲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