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時代出現了三位醫學大家,解救黎民於疾病痛苦,他們就是華佗、董奉、張仲景。華佗面診後,私下對郡守的兒子說:“你父親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瘀血在他的腹中,應激怒他,讓他把瘀血吐出來,這樣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沒命了。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講師 楊必安

編者的話: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山河破碎,百姓悽苦。這個時代出現了三位醫學大家,解救黎民於疾病痛苦,他們就是華佗、董奉、張仲景。華佗把麻沸散運用於外科手術之中,堪稱一代外科聖手;董奉治病救人不要錢,只讓人種杏樹,以至杏樹遍山野;張仲景更是遍尋經典,立論著書,爲後世創立了傷寒之論,成千古經方大師。三人以濟世救人的慈悲和高超醫術造福了華夏,被世人推崇爲“建安三神醫”。

華佗

把郡守的病“氣”好了

華佗(約公元145~208年),名旉(音fū),字元化,漢末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

華佗從小便立志學醫,之後走南闖北,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只求刻苦鑽研醫術,不求聞達於仕途。

華佗擅於應用心理療法治病。有一郡守得了重病,請華佗診治。華佗面診後,私下對郡守的兒子說:“你父親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瘀血在他的腹中,應激怒他,讓他把瘀血吐出來,這樣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沒命了。你能把你父親平時所做過的錯事都告訴我嗎?我傳信斥責他。”郡守的兒子說:“如果能治好父親的病,有什麼不能說的?”於是,他把父親長期以來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訴了華佗。華佗於是走之前寫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後大怒,派捕吏捉拿華佗,沒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結果病好了。

華佗也是中國古代醫療體育的創始人之一。他曾對弟子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俗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戶樞不朽也。”這強調了適度運動的重要性和益處。後來,華佗爲年老體弱者編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鳥五種禽獸姿態的健身操——“五禽戲”,既可以用來防治疾病,也可使腿腳輕便利索,疏通全身經絡。他的弟子吳普用這種方法鍛鍊,活到90多歲時,聽力和視力都還很好,牙齒也完整牢固,足見其功效神異。

經過數十年的醫療實踐,華佗熟練地掌握了養生、方藥、鍼灸和手術等治療手段,精通內、外、婦、兒各科,臨證施治,診斷精確,方法簡捷,療效神速,被時人譽爲“神醫”。所留醫案中,《三國志》記載十六則,《華佗別傳》中五則,其他文獻中五則,共二十六則,這在先秦和兩漢醫家中是較多的。從其治療範圍看,內科病有熱性病、內臟病、精神病、肥胖症、寄生蟲病,屬於外、兒、婦科的疾病有外傷、腸癰、腫瘤、骨折、針誤、忌乳、死胎、小兒瀉痢等。

麻沸散是華佗聞名於世的發明,他也由此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最早始於18世紀初,而華佗卻比他們早了1600餘年。

不過晚年因遭曹操懷疑,華佗被下獄拷問以致枉死。華佗被後人稱爲“外科聖手”“外科鼻祖”。後人多稱之爲神醫華佗,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傑出的醫師。▲

董奉

治病不收錢,只讓種杏樹

董奉(公元220~280年)又名董平,字君異,候官縣董墘村(今福州市長樂區古槐鎮龍田村)人。

據記載,董奉少年學醫,信奉道教。年輕時,董奉曾任候官縣小吏,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廬山下隱居,在村後山中,一面練功,一面行醫,過着遠離車馬喧囂的隱居生活。

董奉雖然在鄉間隱居,卻不種田,天天給人治病,不取分文。不過他有一個特殊的要求:凡是得重病經他治好的,患者就得在後山栽五棵杏樹;而病輕的治好後,就栽一棵。只過了幾年時間,人們便栽了10萬多株杏樹,於是整個後山在不知不覺間形成了一大片美麗的杏林。杏子熟後,董奉在杏林裏蓋了一間倉房,並告訴人們,想要買杏的不用告訴他,只要拿一罐糧食倒進倉房裏,就可以裝一罐杏子走。

然後,董奉每年把賣杏得來的糧食全部救濟了貧困的人和在外趕路缺少路費的人,甚至傳聞董奉一年就能散發兩萬斛(音hú,一斛相當於如今的120斤)糧食出去。後世將中醫喻爲“杏林”,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譽醫術高尚的醫家,都是來源於董奉的故事。據載,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醫處仍有杏林。歷代文學名家在廬山也留下了許多與杏林相關的名篇。李白寫有“禹穴藏書地,匡山種杏田”,王維作詩“董奉杏成林,陶潛菊盈把”,將董奉之杏和陶潛之菊並列,站在中華文化史的高度,對董奉進行讚譽。

《真仙通鑑》記載:“奉在人間百年,其顏色常如三十許人。”可見董奉有一套不凡的養生之道。董奉死後,人們在江西廬山上建有董奉館;在福建長樂,有一座山被稱爲董奉山;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也是爲了紀念董奉。▲

張仲景

打開衙門,堂上看病

張仲景(約公元150~約219年),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南陽鄧州市)人。

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他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也篤實好學,博覽羣書。他從史書上看到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對扁鵲高超的醫術非常欽佩,從此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張仲景10歲左右時,拜同郡名醫張伯祖爲師。張仲景學醫非常用心,無論是外出診病、抄方抓藥,還是上山採藥、回家炮製,都不怕苦,不怕累。張伯祖非常喜歡這個學生,把自己畢生積累的行醫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了他。

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張仲景被朝廷指派爲長沙太守。但他仍用醫術爲百姓解除病痛。當時,做官的人是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的。可是不接觸百姓,就不能爲他們治療,自己的醫術也就不能長進。於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依次爲羣衆仔細診治。他讓衙役貼出安民告示,告訴老百姓這一消息。這一舉動在當地產生了劇烈反響,百姓無不感激涕零,對張仲景更加擁戴。時間久了便成了慣例,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張仲景的衙門前總是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百姓,有人甚至帶着行李遠道而來。

張仲景還通過望診預測過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將患重病。據皇甫謐《鍼灸甲乙經》記載,張仲景見到王粲時,這位才子只有20多歲。張仲景只通過望診,就對他說:“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湯可免。”張仲景看出他有重疾,如果不治,40歲時會眉毛脫落,超不過半年就會死亡,不過,服用五石湯便可以避免劫難。據記載,王粲聽到這話很厭惡,而且,他並未感覺自己哪裏有不舒服。王粲雖然接受了張仲景給熬製的五石湯,但他並沒有服用。三天後,張仲景再次見到王粲,就問他:“服湯否?”王粲撒謊說:“已服。”張仲景再次給他望診,觀察他的臉色,嘆息說:“年輕人,你並沒有喫藥,你的神色出賣了你。等到將來像我說的那樣,你後悔都來不及了!”20年後,果如張仲景預測的那樣,王粲眉毛脫落,半年後,即建安二十二年正月廿四日,王粲跟隨曹操征討東吳返回鄴城的途中病逝,時年僅41歲。

東漢末年,戰亂導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間,瘟疫大流行,先後共達5次之多,讓很多人喪生,有些熱鬧的城鎮甚至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於傷寒病的人最多。張仲景下定決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此病。經過幾十年夜以繼日的鑽研,張仲景最終寫出福澤千秋的《傷寒雜病論》十六卷,此書首次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爲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被世人奉爲“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爲“經方大師”“醫聖”。

寫成該書後,張仲景繼續行醫濟世,直至去世。公元285年,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張仲景的遺體被後人運回故鄉安葬,後人還在南陽修建了醫聖祠和仲景墓,以紀念這位大德良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