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宇宙間萬物儘管紛繁複雜,都是由動到靜、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循環往復的,要認識這循環往復的“道”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把自身對世界認知的主觀意識去掉,保持內心靈空明虛寂,全心全意感悟思考,纔得到萬事萬物的真知,從而逐漸到達修之於天下的得道境界。懂得恢復“本來”就叫認識自然規律,認識了自然規律就叫做明於道,不認識自然規律的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兇。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覆命。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道德經》第十六章

這一章老子告訴世人求道的方法。儘可能讓自己的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儘可能地保持清靜。在事物波起雲湧似的事態演變中,我們可從中考察其往復的道理。事物雖然紛紜繁雜,但它們都可以歸結於它們的根本。歸結到根本逐漸能靜下來。靜下來就逐漸能恢復到“本來”。懂得恢復“本來”就叫認識自然規律,認識了自然規律就叫做明於道,不認識自然規律的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兇。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

老子特別強調“虛極”“靜篤”,靜能生百慧,虛能容萬物。宇宙間萬物儘管紛繁複雜,都是由動到靜、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循環往復的,要認識這循環往復的“道”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把自身對世界認知的主觀意識去掉,保持內心靈空明虛寂全心全意感悟思考,纔得到萬事萬物的真知,從而逐漸到達修之於天下的得道境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