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沿河自治县官舟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企业—沿河恒泰源服装有限公司,只见公司的生产车间里100余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着生产不同式样的服装。

该县泉坝镇岩云村村民杨凤30多岁,是一个单亲妈妈,丈夫于去年因病去逝,家里如今有3口人,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生活比较艰难,靠自己打零工维持生计。

如今她家搬到官舟镇易地扶贫安置点后,她为了有稳定收入,来到了沿河恒泰源服装有限公司打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基本解决了家庭的生活费。“在这里生活比到老家好,交通、上学、就医都很方便,只要自己勤快,一天找点生活费和零用钱没有问题!”杨凤笑着说。

同样,官舟镇灯塔村的精准贫困户付红兰一家,也享受到了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了安置点居住,这种幸福的来临,对她来说是想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付红兰介绍,他们是今年的第三批搬迁移民户,搬到这里来已有两个多月,搬来后就在这个服装厂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孩子在沿河第三高级中学读书,在这里上班既能照顾孩子,又可以挣钱,比在乡下居住要好多了。

据悉,该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总投资3亿多元,设计安置能力1300户6200人。截止目前今年9月,已经安置入住720户3000余人。

该县为了确保移民搬迁户搬得来,坐得下,稳得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沿河恒泰源服装有限公司入住该移民安置点7组团。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企业设计规模800人。

该公司秉承“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以服装设计、开发、加工、销售、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服装企业。加工中、高档职业装、西装、衬衫、羽绒服、T恤、休闲装、运动服等服装系列产品。目前产品已通过IS09001;2000质量系列认证,拥有自营出口权,产品远销国外。

公司总经理付芬介绍,这个服装厂前期是另外的公司生产经营,因管理和资金问题,导致运行不很正常,后来公司并提出转让,她听到后并于原公司洽谈,于今年8月份接管了这个服装厂,两个月来工厂的运行很正常。

“在我们的精心管理下,目前厂里的总产值达到了80多万,但我们发给了工人工资近70万元,目前没有好多利润。但我们办厂的目的一是想赚钱。二是想让更多的移民户能够搬得来稳得住,让他们能够在这儿长期生存下去!” 该公司总经理付芬说。

谈到产品销售问题,该公司董事长张和英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厂里面生产的服装,质量都是严格把关,订单都是来自沿海地区,货发出去后得到了老板们的认可,只是物流费太贵,增加了运输成本。下一步我们想在本地接单,如校服、民族服装、厂服、医院的床上用品等,减少运输成本,增加厂里效益!”

该公司本着服务移民安置点的移民户,在用工方面优先满足移民搬迁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家庭的人员。搬迁户冉锐,因家里父亲残疾、母亲体弱多病的原因,初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进入更高的学校就读,留在家里照顾父母。如今他家搬到这里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来到了该厂打工,虽然工资不算很高,但他很满足。

“7月份从家里搬迁到这里来后,在厂里上班每月工资有3000多元,基本可解决家里的零用钱。在家里工作比在外面工作要好得多,因为可以照顾父母,同时还可以和亲戚朋友多往来!”冉锐说。

如今,该移民安置点内水、电、路和绿化、量化、美化以及群众文化娱乐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晚上,在移民安置点的广场上,大妈大姐们都聚集在一起,有的谈心,有的跳舞,十分热闹。

截止目前,该公司解决就业186人。其中,移民搬迁户71户,占总户数的39.44%;建档立卡贫困户142户,占总户数的78.88%;残疾人家庭5户,占总户数的2.77%。(杨友 鲁智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