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紐約路跑協會迎來了新的挑戰,其中最大的也是最先遇到的就是如何在911恐怖襲擊後用紐約馬拉松重建受傷的紐約,讓紐約所有的人們重新團結在一起,提升城市的士氣。

  1

  2000年11月5日:輪椅組比賽首次亮相紐約馬拉松

  經過持續幾十年的對於比賽權利的爭奪,手搖式自行車和推輪式輪椅運動員得以在2000年首次參加紐約馬拉松比賽。現在總看到的輪椅組比賽原來經歷瞭如此之長時間的爭取過程。

  首位穿越終點線的推輪式輪椅運動員是突尼斯的Kamel Ayari,用時1:53:50。Ayari小時候從脊髓灰質炎中倖存下來,他的母親有一個夢想就是他能贏得紐約馬拉松。在女子方面,越南的AnhNguyen Thi Xuan用時2:46:47獲得了冠軍。

  Kamel Ayari在2000年紐約馬拉松,圖片來源紐約路跑協會官網

  2

  2001年11月4日:911之後,用奔跑團結紐約社區

  紐約路跑協會在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不到兩個月就舉辦了紐約馬拉松。在一個理想的跑步日子,比賽多個紀錄被打破,但這一天的故事主題卻是用跑步的力量治癒一個破碎的城市與國家。

  比賽甫一開始,除了演奏國歌外,一位紐約警察局工作人員演唱了“上帝保佑美國(God Bless America)”,50只白鴿此時飛向天空。跑者中間和比賽沿途有許多紐約市的消防員和警察,讓選手和觀衆看到他們不禁感動落淚。美國國旗隨處可見,也能看到我愛紐約和自由女神的紋身以及其他崇敬和振奮人心的符號。比賽的觀衆數量據稱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

  當年的比賽主題是United We Run,將紐約馬拉松精神作爲一種團結的力量。一些跑者,尤其是那些在9月11日失去親人的跑者,將馬拉松稱爲他們生命中最難忘和最有意義的體驗之一。

  United We Run,圖片來源紐約路跑協會

  當天,28歲的Deena Kastor參加了她的第一場馬拉松比賽。她的完賽時間是2:26:58,成爲全國馬拉松冠軍,創下了美國女子首次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最快紀錄以及紐約馬拉松美國女子選手紀錄。

  卡斯托爾寫下了她的比賽日經歷:“當我們登上橋樑時,在遙遠的天際線上有一個巨大的縫隙,那裏曾經是世貿大樓矗立的地方。在某種更深的層面上,我們用奔跑的驕傲填充了那個縫隙。我們向整個世界展示了我們的精神無法被消滅。”

  3

  2002年:爲了發展青少年計劃推出兒童隊項目

  當紐約路跑基金會在1999年啓動了課後跑步計劃時,協會希望該計劃可以填補紐約市公立學校體育教育預算削減所帶來體育課程的空白。該計劃一經推出就得以迅速發展,在2002- 2003年期間,在35個紐約市學校和社區中心開展了課程服務,協會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事實證明,一個強大的解決方案誕生了:一個新興的跑者羣體希望代表慈善事業參加最好的跑步比賽。鑑於弗雷德團隊的成功,該團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爲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的癌症研究籌集資金,該基金會在2002年紐約馬拉松賽前推出了紐約路跑協會兒童隊項目。

  一羣保證進入頂級跑步賽事和享受專業培訓同時代表青年計劃籌款的跑者第一年爲兒童隊項目籌集了130,000美元。迄今爲止,前往全球各地參加比賽的兒童隊項目成員一共籌集了超過5700萬美元。

  兒童隊項目成員,圖片來自紐約路跑協會官網

  由於兒童隊項目的資金資助和可擴展的校園模式的開發,青少年計劃在21世紀前十年裏,總共爲紐約市和全國的112000名兒童提供了服務。

  九屆紐約馬拉松冠軍格雷特·懷茲擔任紐約路跑基金會的主席,該基金會監督所有青年和社區項目,並於2008- 09年與紐約路跑協會合並。

  直到今天,青少年計劃爲所有能力的孩子提供免費的、有包容性的跑步培訓服務。今天的計劃由Rising New York Road Runners提供支持,爲紐約市和全國的267000名兒童提供服務。

  4

  2005年:瑪麗維滕貝格(Mary Wittenberg)成爲紐約路跑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瑪麗·維滕貝格是一名律師,也是1987年海軍陸戰隊馬拉松的冠軍,在1998年加入紐約路跑協會擔任首任首席運營官。2005年,她被任命爲紐約路跑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和紐約馬拉松總監。維滕貝格是協會第一位女主席,也是知名馬拉松賽的首位女總監。

  2016年紐約馬拉松,瑪麗·維滕貝格(中)獲得了Abebe Bikila獎,該獎項頒發給爲長跑運動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維滕貝格充滿活力與魅力,爲紐約馬拉松帶來了新的生機,在2006年的比賽中爲所有選手包括職業選手和業餘選手帶來了分段計時,在比起點、半程、終點以及每五公里點均提供計時服務。

  她還與芝加哥、波士頓、柏林、東京和倫敦馬拉松賽事總監之間保持交流。在2006年,他們成立了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成爲世界上最著名的馬拉松系列賽事。

  在擔任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的10年裏,維滕貝格幫助協會成爲如今這樣的全球性跑步組織。她專注於建立一個貫穿全年的跑步課程和賽事日程,幫助各種能力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更容易地進行跑步運動。

  5

  2005年11月:喬治赫希(George Hirsch)被任命爲董事會主席

  2005年,雜誌出版商喬治赫希成爲紐約路跑協會的董事會主席。赫希曾是《Runner'sWorld》雜誌的全球出版商,《紐約》雜誌的出版人和總裁,Rodale雜誌部門的副總裁,《Men'sHealth》雜誌的出版人,以及《NewTimes》雜誌的出版人兼總裁,《NewTimes》雜誌是紐約馬拉松首次登陸紐約街道的贊助商。

  喬治赫希(坐),75歲的他在2009年紐約馬拉松獲得年齡組冠軍,成績爲4:06:14,圖片來源紐約路跑協會官網

  赫希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長跑,在1979年的波士頓馬拉松比賽中創造了個人最好成績2小時38分。他持續在世界各地比賽一直到70多歲,贏得了2005年柏林馬拉松70歲年齡組的冠軍。

  在2005年,他很高興參與到協會轉型的工作中來。“我喜歡轉型的想法,”他說。“我們要做新的事情。”

  6

  2006年8月27日:紐約路跑協會創辦紐約半程馬拉松

  在911事件之後,協會希望有一場可以與紐約馬拉松匹敵的,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比賽在紐約下曼哈頓區舉辦,來支持那裏的重建工作。在2006年夏季,協會推出了紐約半程馬拉松比賽。比賽起點位於中央公園,穿過時代廣場,前往下曼哈頓區,那裏有10000名選手衝過終點線。

  紐約半程馬拉松,圖片來源紐約路跑協會官網

  今年,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紐約半程馬拉松穿過兩個行政區,有將近22,000名選手完賽。

  7

  2007年11月3日:紐約路跑協會舉辦奧運選拔賽

  在2007年紐約馬拉松比賽前一天,美國的頂級馬拉松運動員們在曼哈頓中心地區和中央公園開始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美國國內男子馬拉松預選賽。這場比賽是全國馬拉松錦標賽,是協會十年來第二次舉辦該項賽事,上一次是在2001年紐約馬拉松期間舉辦的。

  瑞恩·霍爾,圖片來源紐約路跑協會官網

  預選賽起點位於洛克菲勒中心,總共有130多名選手參與這項比賽,他們快速通過時代廣場,然後前往第七大道進入中央公園,在公園裏開始五英里的繞圈賽。

  在中途甩開對手之後,瑞恩·霍爾(Ryan Hall)的最終領先優勢達三分半鐘,並創造了2:09:02的全新奧運選拔賽紀錄。和他一同取得北京奧運會門票的是成績爲2:11:06的Dathan Ritzenhein和成績爲2:11:40的Brian Sell。

  8

  2009年6月3日:紐約路跑協會慶祝第一個全國跑步日

  協會的使命是幫助和激勵人們去跑步,在2009年,協會爲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出門跑步的理由。協會與全國其他跑步組織合作,宣佈六月第一個星期三爲全國跑步日,這一天用來慶祝運動給生命帶來的益處。紐約的跑者可以在中央公園免費領取印有“IRan Today”的貼紙。

  瑪麗·維滕貝格與孩子一同參與跑步日活動,圖片來源紐約路跑協會官網

  2016年,國家跑步日變爲了全球跑步日,並邀請世界各地的人們出門開始跑步。今年共有813支隊伍,193,325名選手參與此次活動。

  9

  2009年11月1日:美國人Meb的紐約馬拉松突破

  在2009年紐約馬拉松賽之前,美國人已經告別冠軍領獎臺長達27年之久。在這期間只有三名美國男子選手獲得過亞軍的成績,分別爲1989年的KenMartin,1993年的BobKempainen和2004年的MebKeflezighi。

  Meb在2005年也獲得了季軍的好成績,但在接下來的幾年的大部分時間中,他都在與傷病作鬥爭。在2009年他再次收穫健康,憑藉四次紐約馬拉松賽的經驗,Meb在11月1日跑出了一場以耐心著稱的比賽,他的耐心讓他一直忍耐到24英里,才跑到領先位置。他甩開肯尼亞的羅伯特·切魯伊約特,贏得了優勢爲41秒的勝利,成爲自1982年的阿爾貝託·薩拉查爾以來第一位美國冠軍。

  紐約路跑協會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經受住了911事件的考驗,用跑步爲紐約每個人療傷;以慈善參賽的方式爲基金募集善款,同時也在全球傳播了他們的理念;成立大滿貫系列賽,將馬拉松賽事的影響力持續擴大;推出分段計時,讓每個跑者發現自己的實力;設立跑步日,號召每個人出門開始運動。

  知天命之年的紐約路跑協會用不斷的推陳出新讓自己持續引領世界。

  點擊你感興趣的標題吧

  八組數據看紐約馬拉松,真正的大滿貫原來是這樣

  紐約路跑協會六十年,帶您回顧紐約馬拉松組委會成立的故事

  紐約馬拉松,不止於比賽更是紐約最大的狂歡節!

  五件事帶您瞭解馬拉松業界標杆紐約路跑協會

  明星專訪徐潔兒丨內心的力量遠比我想象的要強大

  一文帶你走進與箱根驛傳齊名的出雲驛傳,八百萬神靈前的接力賽

  帶你走進揭祕日本人爲何跑的如此快的動漫 ,《強風吹拂》第一集解析

  《強風吹拂》第二集解析,灰二各種手段勸說各人蔘加箱根驛傳

  《強風吹拂》第三集解析,妹子的關注是讓人跑起來的最大動力!

  《強風吹拂》第四集,無論何時跑步,身邊都會有一羣人陪伴的

  《強風吹拂》第五集,田徑只是唯成績論的運動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