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史故事丨慈禧对张之洞有何特殊恩情 以致张一生对她忠心不二?

《清史故事》110

我们形容一位臣子忠诚时,经常用到一个成语,叫做“忠君报国”。在大多数情况下,忠君和报国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因为君主是国家的象征,通常也代表着国家的利益。

但也有很多时候,君主和国家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某些特殊情况下有相冲突的情况,这在企业管理学上被称为代理人问题。这个时候,臣子往往要在忠君和报国之间进行选择。

比如清末时,慈禧太后是大清国实际意义上的君主。她铺张浪费的性格,如在国库空虚时重修圆明园,以及战争时期大肆庆贺寿诞,其个人利益都是与国家利益相冲突的。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那些表面“忠君”的人得到提拔,而真心报国之人处处被掣肘,此为清末女主掌权的一大悲剧。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到一个人,即晚清的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干将,手中一支笔很能来事。后来历任封疆,张之洞转投洋务运动,搞了很多大工程。中国近代重工业基础的奠定,有张之洞很大一份功劳。

对大清而言,张之洞算得上一位忠臣。但当忠君和报国面临冲突时,张却通常都会选择前者,会以慈禧太后的个人利益为优先。

举个例子,比如在戊戌政变之后,慈禧想罢黜光绪,另立新君,但又担心得不到支持,于是让荣禄密电各地督抚,征求意见。

如果慈禧可以随意废立皇帝,无疑会使慈禧独裁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不但破坏大清祖制,而且慈禧准备再立的未成年小皇帝,也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地方大臣,理应上疏劝谏这种行为,比如江督刘坤一便挺身而出,带头反对。而张之洞思来想去,要求刘坤一在联名奏折上抹去他的名字,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了沉默。

又比如庚子年间,联军进犯北京时,慈禧携同光绪出城逃跑。当时李鸿章等力主两宫回京,毕竟由国家元首出面,在议和谈判以及善后事宜各方面都会有更多的便利。

而张之洞则处于慈禧个人的人身安全,以及防止光绪借此机会夺取权力的考虑,坚决主张两宫到西安避难,让李鸿章自己去北京和洋人谈判。这都是张之洞面临选择时,优先考虑慈禧个人利益的结果。

张之洞如此忠于慈禧,自然不是没有来由。对张之洞而言,慈禧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伯乐,因此忠于慈禧,算是出于一种报恩的心理。

张之洞年轻时读书很厉害,14岁考上秀才,16岁考上举人。但从此之后,考进士的道路并不顺利,最主要的原因,是连续两次会试,都由张之洞的祖兄张之万主考,张之洞因要避嫌而无法参加考试。后来张之洞在27岁时考上进士,慈禧特意把他从前十拔至第三,作为前番两次缺考的补偿。

与晚清时期的其他名臣相比,张之洞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也就是说他没有军功,完全是从文官这条线上被提拔上来的。而张之洞仕途上几次重要的跃迁,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外,更离不开的是慈禧太后的识拔。因此,张之洞对慈禧感恩终身,也报答了终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