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搜集了一组记录清末北京的影像资料,时间在1901-1911年之间,在此展示给大家。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能看到京城历史悠久的一面,也能看到她试图追赶时代潮流的一面。

慈禧太后的画像即将运往天津。

1903年,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为慈禧太后画了一幅真人大小的肖像。1904年初,这幅画像在贝子溥伦的护送下,前往美国参加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画像的运输过程如下:由经过精心装饰的火车从北京运到天津,再由轮船从天津运到上海,从上海乘太平洋邮轮运到旧金山,在美国辗转多次才抵达目的地。

远行的旅人。

他挑着扁担,前后筐里装着自己的行李,夜里找个地方,打开铺盖卷就能栖身。我们现在出远门,坐火车或者自驾,轻轻松松就走了。以前可真不容易,“风餐露宿”不是形容词,而是真实写照。

协和医学堂建设工地。

1905年,英美教会机构募集资金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1906年正式落成,有外国教员14人,成为当时唯一得到清廷承认的教会教育机构。据说慈禧太后捐赠了1万两白银用于建设医学堂。

大清邮政总局办公大院。

1896年,清廷开办大清邮政官局。1906年改革官制,新设邮传部,下设邮政局专责管理邮政事务。1911年再度改组,成立邮政总局,由李经芳担任首任总局局长,隶属邮传部。

东便门附近的场景。

东便门是北京外城东北角的一座小城门,位于内城和外城结合部。因其所处位置,用“偏(piān)”来命名,称为“东偏门”。后来由于“便”和“偏”的发音相近,时间一长就把“东偏门”读作“东便门”了。

崇文门大街街景。
英国伦敦会所建的一座教堂。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这座教堂(或为缸瓦市教堂)被烧毁。1903年,伦敦会另外购地重建。

东单北大街的克林德碑。

1900年6月20日,嚣张跋扈的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东单牌楼附近被清军杀死。庚子之乱平息后,德国要求清廷在克林德遇难处建立一座牌坊。1901年6月25日,克林德碑动工修建,经过一年零七个月后竣工。当时每个从下面走过的中国人都抬不起头来,心中只有愤怒和耻辱。

北京城郊,两个妇女在推磨。

这两个人都裹着小脚(可能是婆媳关系),很费力地推动着巨大的石碾。旧时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石磨,自家种粮食、自家磨成面、自家消费。听老年人说,这种方式磨出来的面比较粗粝。

大街上的葬礼队列。

葬礼上抬棺、抬冥器的人,大多都是乞丐。这个活被视为不吉利,一般人都不愿意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