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史故事丨大臣奉承雍正:真是新朝新氣象 雍正大怒:拖出去殺了

《清史故事》112

《清稗類鈔》對雍正有一句評價,說“世宗性雄猜。”意思是雍正這個人和曹操一樣,疑心病很重。別人講一句話,他能翻來覆去琢磨半天,如果他想的話,還能據此給你安上一條罪名。

在康雍乾三代,康熙晚年和乾隆早期,清朝的政治氛圍都比較寬鬆,而在雍正一朝,風氣極爲嚴厲。這對打擊官場腐敗,肅清吏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雍正手下各級官員的日子,是過得比較慘的。

由於雍正疑心很重,他所發明的密摺制度,把許多官員搞得苦不堪言,有時在親朋好友之間說錯一句話,說不定就被其中某人舉報,捅到皇帝那裏。

另外,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用在雍正身上特別貼切。對這樣的君主,馬屁還不能瞎拍,不然特別容易拍出事。

雍正四年(1726年),有地方官員向朝廷上報,說黃河水難得出現了清澈的跡象。黃河水清,必然是那段時期內黃河上游自然環境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所導致,但終究屬於比較反常的現象,最好的方法,是把它解釋成一種祥瑞的吉兆,還可以順便歌頌一番皇帝的功德。

在這些讚頌之辭中,自然不乏優秀的阿諛作品,無非是稱頌雍正皇帝如何治國有方,感動上天,故降下吉兆等等。

其中有個官員叫鄒汝魯,當時擔任太常寺卿,太常寺的職責是掌管宗廟祭祀禮儀,解釋吉兆這種差事少不了他們。於是鄒汝魯寫了一篇文采飛揚的《河清頌》,獻給雍正皇帝。

鄒汝魯呈上這篇文章,本意是想拍雍正馬屁的,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在文章中寫的一句話,被雍正抓住由頭,被痛罵了一頓,還因此丟了性命。其中一句,是“舊染維新,風移俗易。”

舊染污俗,鹹與維新,乃是引自《尚書》中的原話。鄒汝魯要把黃河水清和雍正皇帝的聖明聯繫起來,所用的論證方法是污濁的黃河水被滌淨,是因爲雍正登基後除舊佈新,施行德政的緣故。新朝新氣象,一掃往日陰霾,豈非新君之功乎?

鄒汝魯本想討好雍正,但這句話在雍正聽來,卻像在諷刺他。

雍正繼承皇位,一直被人說成是得來不正。長期以來,雍正一直爲證明自己皇位合法性傷透了腦筋,想盡辦法向世人證明他纔是康熙心目中合適的繼承人。但現如今,鄒汝魯卻說雍正登基後“舊染維新”,這不就是諷刺雍正改弦易轍,另起爐竈,推翻了康熙既定的政策方針?

因此雍正在收到這篇頌詞之後,震怒不已,立刻下旨批駁鄒汝魯:

“太常寺卿鄒汝魯進河清頌內有舊染維新、風移俗易等語。朕御極以來,用人行政,事事效法皇考。凡朕所行政務皆皇考已行之舊章。所頒諭旨,皆皇考已頒之寶訓。初未嘗少有所增損更張也。……今鄒汝魯所云舊染維新、風移俗易。不知其出自何心,亦不知其有何所指。”

雍正說,我自從登基以來,用的每一個人,做的每一件事,沒有一件不是以康熙老爺子的思想作爲指導的。你鄒汝魯說我舊染維新,風移俗易,你倒是說說我移了什麼風?易了什麼俗?染了什麼事?新了什麼政?一件都答不出來,分明是因爲對朝廷心存不滿,所以出言諷刺,將其拿去刑部,重重治罪。

刑部官員知道這傢伙拍錯了馬屁,犯了大不敬罪,按律判了絞立決,後來從寬免死,被髮放到湖北荊州沿江堤岸工程處效力贖罪。對猜忌心重的君主,沒有十足的瞭解和把握不要亂拍馬屁,鄒汝魯就是爲自己的無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