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一時期,長沙市及附近的繡工人數約15000人,繡品的年產量增加到3萬件以上,產值120餘萬銀元行業的資本積累達50多萬銀元。從當時從事粗繡細繡兩類繡作的繡工人數來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種變化。

​1933-1937年間,國民政府和它的經濟獲得暫時穩定,於是出現湘繡業歷史上號稱全盛的時期。

所謂全盛,主要的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繡莊的增多。這幾年中,新開設的繡莊共有16家,而閉歇的僅4家。

這時的長沙市的繡莊達40家,加上常德衡陽的五家,全省共有繡莊45家。

其次,表現在繡工人數的增多,產品數量和產值的增長以及資本積累的增長。這一時期,長沙市及附近的繡工人數約15000人,繡品的年產量增加到3萬件以上,產值120餘萬銀元行業的資本積累達50多萬銀元。

其中如廣華繡莊,1917年開辦時僅有資金2000兩銀子,到1933年增加到1萬銀元,1937年又增加爲4萬銀元。又如錦雲繡館,這時除積累於本企業的6萬餘銀元外,還把大量盈利運用於購建房屋和向綢布業投資,數額達13萬餘銀元。

促使湘繡銷路擴展的另一原因,是市場需求的劇烈變化。這種變化,推動了繡莊擴大生活用品的生產。

除屏聯、堂彩等大件和字畫碑帖之類外,逐漸較多地生產被面、枕頭、檯布、椅墊和小孩涎圍等繡品,適應了一般中產階級和部分富裕農民的需要。

從當時從事粗繡細繡兩類繡作的繡工人數來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種變化。

在15000名繡工中,從事細繡的約8000多人,專繡粗品的約7000多人。

湘繡,一經從民間刺繡中脫穎而出,便迅速站上了令人矚目的制高點,因而當時工藝鑑賞家及報刊有這樣的評價:“所常聞者湘繡耳”,“爲今日中國之唯一產繡區矣”,“湘省刺繡,本極精巧,故有湘繡甲天下之美譽’”。(參閱吳淑生、田自秉《中國染織史》及當時長沙《大公報》)

這一輝煌背後,站立的是魏氏和她的鄉親羣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