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多久最合適?這個數就好!睡多睡少都有危害!

一、睡多睡少都不好

都知道睡眠不足、熬夜危害大,那多睡會兒是不是對身體好呢?

並沒有!因爲睡多、睡少都不好!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藥學院和美國癌症學會花了六年時間對100萬名年齡介於30歲到102歲的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

成年人睡眠時間在6.5-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而少於4.5小時或高於9.4小時,死亡率明顯增高。

美國心臟協會網站(AHA)也曾發佈文章:

每晚睡7到8小時的人,經歷中風的幾率降低了25%,

但睡眠超過8小時的長睡眠者,中風的可能性增加到了146%,

而22%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的短睡眠者也都被報告過中風。

總之,睡眠和疾病、壽命之間是一個“U”型曲線的關係,當睡眠時間過短或者過長時,都會增加各種基礎性疾病的風險。

二、睡 少了,引來這8種病!

1. 高血糖

美國糖尿病學會官方期刊《糖尿病護理》雜誌刊文稱,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質量直接影響其血糖波動。

2. 高血壓

研究表明,長期晚睡、熬夜、睡眠不足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這也使得熬夜人羣患各類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容易導致猝死。

3. 癌症

人體免疫因子大多在睡覺時形成,長期晚睡、熬夜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出現疲勞、精神不振,易感冒也會不期而至。

而免疫力是人體對抗癌症的天然屏障,免疫力降低會使癌症發病率升高。多項研究證實,熬夜與乳腺癌、結腸癌等疾病風險的提升存在緊密聯繫。

4. 生育能力下降

正值育齡的男女,若經常晚睡、熬夜,會影響男性精蟲的活動力與數量;同樣也會影響女性激素的分泌及卵子的品質,也容易影響月經週期。

5. 老年易癡呆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專家發現,中年人的睡眠障礙預示着晚年可能罹患老年性癡呆。雖然這項研究還不能表明睡眠障礙會直接促使導致老年性癡呆的大腦變化。但治療失眠顯然對大腦有益。

6. 腸胃疾病

睡眠與胃腸疾病的關係是相互的,睡得不好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而胃腸道疾病也會使患者睡得不安寧。

比如,有人睡得晚,喜歡睡前加餐,但晚飯過飽或臨睡前喫夜宵,會迫使胃腸道處在超負荷的“緊張工作”中,長期如此,就可能會引起胃潰瘍等胃病。

7. 神經衰弱、失眠

人的交感神經應該是夜間休息、白天興奮,這樣才能支持人一天的工作,而熬夜者的交感神經卻是在夜晚興奮。

晚睡、熬夜後的第二天白天,交感神經就難以充分興奮了,會使人沒有精神、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健忘以及頭暈、頭痛等。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更加嚴重的問題。

8. 皮膚幹易長斑

晚上23點到第二天凌晨3點是美容時間,也是人體的經脈運行到膽、肝的時段。這兩個器官如果沒有獲得充分的休息,就會表現在皮膚上,容易出現粗糙、臉色偏黃、長黑斑和青春痘等問題。

三、睡多了,引來這8種病!

1. 癌症

發表在《Sleep》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長時間睡眠與結直腸癌風險增加相關,打鼾和超重者尤甚。報告顯示,報告每晚睡眠時間至少爲9個小時者發生疾病的可能性大於平均睡眠時間7個小時的人。

2. 糖尿病

睡眠時間與糖尿病的患病率呈U字形曲線,睡眠時間過長或過短都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病風險。有研究顯示,如果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患糖尿病的風險比正常睡眠者(7至8小時)增加約2倍,如果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那患糖尿病的風險則會增加3倍。

3. 心血管疾病

歐洲心臟雜誌刊登了阜外醫院李衛教授團隊與加拿大Salim Yusuf教授等人的一項研究發現,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睡6~8小時心血管病和死亡風險最低,但每天睡8小時以上,心血管病和死亡卻較高。

具體而言,每天睡8~9小時、9~10小時、10小時以上的人風險依次增加5%、17%和41%。

4. 妨礙神經系統功能

睡眠過長,睡眠中樞長期處於興奮狀態,而其它神經中樞由於受到抑制時間太長,恢復活動的功能就會變得相對緩慢,因而會感到昏昏沉沉,無精打采,並易造成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5 . 老年癡呆

美國弗雷明漢心臟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睡眠超過9個小時的老年人患老年癡呆症的風險兩倍於平均水平。而且每天睡9個小時或更多的人腦容量相對較小,需要更長時間處理信息,且呈現記憶衰退跡象

6. 呼吸道疾病

臥室中早晨空氣最污濁,即使虛掩窗戶還是有部分空氣未流通,不潔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埃,對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響。

而對於長期睡眠時間過長的那些閉門貪睡者,平時運動就少,再加上臥室內污濁的空氣,就容易經常出現感冒、咳嗽等症狀。

7. 消化道疾病

如果睡眠過多,就無法按時進餐,胃腸發生飢餓性蠕動,打亂了胃液分泌規律,影響消化功能。

8. 增加中風風險

美國的研究人員在對9萬多名50-79歲的女性進行了長達7年半的調查後發現,每天睡眠超過9小時的人中風危險比睡7小時的人要增加70%。睡眠時間過長,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誘發中風等腦血管疾病。

四、那麼,到底睡多久好?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專家通過研究,提出了睡眠時間建議,每個年齡段各有不同:

嬰幼兒:10-17小時

新生兒沒有晝夜概念,會根據外界環境逐漸形成自身的睡眠節律。父母要學會利用不同時間段的不同表現來讓嬰幼兒在潛意識狀態下懂得區分白天和黑夜,儘量保障夜晚的睡眠時長和質量。

兒童:9-11小時

6-13歲正是身體、心智等生長發育的關鍵期。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最好確定一個固定的睡眠時間,儘量在晚9點前入睡,早7點起牀,切忌睡眠過多。

青少年:8-10小時

青少年課業負擔重,總會“睡得晚、起得早”,但佔用睡眠時間學習未必是提高成績的好方法,因爲睡眠剝奪會損害學習記憶功能。

成年:7-9小時

18-64歲的成年人應保證7-9小時的睡眠時間,長期睡眠不足會增加慢性病風險。

老年:7-8小時

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建議保障7至8小時的睡眠。老年人真正睡眠時間並不比年輕人少,只是夜間的睡眠時間減少了,因此增強睡眠質量是首要。

睡眠是個體化的,每個人的時間都不同。只要躺下後20分鐘內入睡,睡覺時比較深且少夢,而第二天早晨起牀時自我感覺精神已恢復得差不多,那就說明這個睡眠時間是比較適合自己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