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們當代中醫學人,的確應該多看宋元時期的著作,很多東西沒搞懂,只是符號化理解,讀讀古人真切的經驗和理論,一定會受益很多。

中醫學派的產生和發展,是推動中醫學術創新和進步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辨證分型論治日益被詬病的今天,重新梳理、溫習“易水學派”學說,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

易水學派創始於金代張元素,中堅人物是金元李東垣,弟子及再傳弟子有王好古、張壁、羅天益,傳承與發揚者有明清醫家薛己、趙獻可、張景嶽、李中梓等。

易水學派著作甚豐,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醫學啓源》《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蘭室祕藏》《陰證略例》《此事難知》《湯液本草》《衛生寶鑑》《內科摘要》《外科發揮》《醫貫》《景嶽全書》《醫宗必讀》等。

易水學派的形成  

易水學派形成於金元之際。在思想領域,宋代的“理學”和“新學”對醫學界產生必然的影響。以程顥、程頤、朱熹等爲代表的“程朱理學”主張“理”是萬物之源,“理”之分化而產生了“氣”,進而構成具體的萬物。

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通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致知)。而以王安石、張載等人爲代表的“新學”,在治學上主張立足儒學兼取諸家學術之長,反對漢唐俗儒繁冗瑣細的註疏方式,重視發明經典中的聖賢精義,重視對經典精神實質的把握。思想上提出了“天道尚變”、“新故相除”、“古今異宜,聖賢之事不可盡以爲法”等充滿革新精神的辯證觀點。

在中醫臨牀,由於社會動盪,因飢飽失宜、勞役所傷、喜怒驚恐、寒溫失調引起的內傷雜病較爲多見,而徒守《傷寒論》,以汗、吐、下爲主要治法的祛邪手段已不能滿足臨牀需要。同時以孫思邈、錢乙爲代表的臟腑辨證學說尚未形成完整體系。

指導思想與立論基礎  

新的學說形成,必然有其指導思想。《金史·本傳》中有:“元素治病不用古方,其說曰:‘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自爲家法雲。”

“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這是指導和推動易水學派創立新說的重要指導思想。  儘管張元素指出“古方新病不相能”,主張革新,但易水學派立論仍立足於《內經》,遵經創新,並未“離經叛道”。

李東垣在《內外傷辨惑論》序中指出:“僕幼自受《難》、《素》於易水張元素先生,講誦既久,稍有所得……”

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提到:“《內經》之旨,皎如日星,猶恐後人有所未達,故《靈樞經》中復申其說……”“著論處方已詳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無所考據,復以《黃帝內經》、仲景所說脾胃者列於左……”等等。  讀《醫學啓源》《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等著作,可見其立論皆本於《內經》。

張元素、李東垣在精研《內經》、創立新說的過程中,都非常重視臟腑學說,非常重視脾胃(胃氣),但僅僅認識到這一點似乎還不夠。從《醫學啓源》開篇的“天地六位髒象圖”,到《脾胃論》的“髒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之圖”,我們可以看出,《內經》中“藏氣法時”是易水學派立論的重要理論基礎。五運六氣學說,在易水學派筆下,被內化爲“藏氣法時”。

創立“內傷學說”是重大突破  

仲景之後,金元之前,中醫臨牀有“傷寒”“雜病”之稱,真正創立內傷病證治體系的是易水學派。從外感學說主導的臨牀體系中獨立(創立)出內傷學說,是中醫學的一大突破性進步。

張元素在《醫學啓源》中已提到:”外有風寒暑溼,天之四令,無形者也;內有飢飽勞役,亦人之四令,有形者也。”以及有“傷寒熱食物”之治法、“五臟補瀉法”等等。

至李東垣,明確提出分辨外感、內傷的重要性。《內外傷辨惑論》開篇即說:“甚哉!陰陽之證,不可不詳也。”在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和《脾胃論》中,從理論到診斷、治法、方藥及案例方面構建起較爲完整的內傷學說。

之後,羅天益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內傷學說的證治內容,王好古把內傷學說引入傷寒六經證治的研究中。而趙獻可、張景嶽等醫家把內傷學說引入研究腎命水火中,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內傷學說。易水學派在脾胃學說、腎命學說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脾胃學說、腎命學說並不是易水學派的主體學說。

明確針對正氣治療  

明確針對正氣治療是易水學派在臨牀治療學上的一大貢獻。儘管早在《內經》時代,即有“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之說。但仲景之下,中醫臨牀治療較爲普遍的治法是針對邪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推張子和。

“夫病之一物,非人體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內而生,皆邪氣也。”“邪氣加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攬而留之可乎?雖愚夫愚婦,皆知其不可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這類論述,表面上看似乎僅是一家之言,但實際上反映出中醫治療學中一種較爲普遍的認識。

應該說,易水學派內傷學說的創立,明確了針對正氣(臟腑)的治療。即治療外感病,主要針對邪氣,祛除邪氣;治療內傷病,主要針對正氣,恢復臟腑功能。

確立升降浮沉補瀉用藥法  

升降浮沉補瀉用藥法是對臟腑辨證用藥法的進一步發展。臟腑辨證用藥法,在宋代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中已具規模,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該書中的瀉白散、導赤散、瀉黃散、瀉青丸、六味地黃丸等針對臟腑補瀉的方藥,成爲後世醫家臨牀上常用的良方,張元素在《醫學啓源》中也多引用錢乙之方。

需要重視的是,易水學派在上述用方的基礎上引入了升降概念。對內傷病的治療,由單純的補瀉臟腑,發展到恢復臟腑功能,這就是李東垣在《內經》“藏氣法時”理論指導下創立的升降浮沉補瀉用藥法。以方例舉,典型的就是從四君子湯發展到補中益氣湯。  今日臨牀,我們仍然多守錢乙臟腑辨證用藥法,對易水學派升降浮沉補瀉用藥法,遠遠沒有做到應有的重視。

創立藥物歸經與引經報使理論

創立藥物歸經與引經報使理論是對中藥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金元之前,中藥學理論主要是“四氣五味”理論。自易水學派始,纔有藥物歸經與引經報使理論,後世至今仍在臨牀上廣泛使用。

應該說,易水學派對辨證、方藥的臨牀研究,其精細程度,是其他學派無法比肩的。處方中對每味藥的選擇,以及對每味藥物劑量的多寡,是極其講究的。

筆者學醫之初,曾見一赤腳醫生辨證極爲精詳,單一腿痛都要詳細問到是內側痛還是外側痛,是靠前痛還是靠後痛;處方也極爲講究,用藥不多,劑量不大,且方中每一味藥都不可挪移。後來明白,這種辨證處方風格學自於“易水學派”。對當今中醫學子提高臨牀辨證能力頗具指導意義。

(本文原載於《中國中醫藥報》2014、1、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