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螞蟻金服三方聯合發佈《2019中國移動支付發展報告》,首次提出移動支付發展指數概念。報告指出,東高西低,移動支付發展指數從區域上看呈現東高西低現象,華東、華南最高,西北、東北最低,體現出與經濟發展水平的正相關性。

近日,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螞蟻金服三方聯合發佈《2019中國移動支付發展報告》,首次提出移動支付發展指數概念。

所謂移動支付發展指數,包括一個總指數和信息化基礎指數、商業消費指數和政務民生指數三個二級指數。信息化指數主要反映城市移動支付發展的基礎條件。商業消費支付指數主要反映居民通過移動支付進行商業消費的發展情況,包括線上消費和線下消費。政務民生支付指數則反映居民通過移動支付使用政務和民生服務的發展情況。

指數數據從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月度更新,數據來源基於螞蟻金服數據,並以2017年1月中國移動發展指數100爲基準。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末,中國移動支付發展指數爲197.84。

數字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佔GDP比重爲34.8%。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學穎認爲,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與移動支付的支撐密不可分,移動支付爲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2018年,移動支付總指數前十強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北京、武漢、重慶、天津、深圳、廣州、溫州、南京。

其中,上海在移動支付商業消費指數排名第一,北京在移動支付信息化基礎指數排名第一,杭州在移動支付政務民生指數排名第一。

報告指出,東高西低,移動支付發展指數從區域上看呈現東高西低現象,華東、華南最高,西北、東北最低,體現出與經濟發展水平的正相關性。其次,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的移動支付指數均呈階梯狀分佈。

報告認爲,隨着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移動支付已成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移動支付不僅改造了傳統消費形態,而且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鏈條。同時,移動支付爲信用社會建設提供了廣闊的天然土壤,爲彌合區域發展差距提供了有效的抓手。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光明網等綜合整理

責編 孫翼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