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慮到經濟發展本身面臨的內在壓力,在“跳起攀高”的同時,要符合實際,地方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要能在“跳一跳”的基礎上“夠得着”。

2024年已經展開,地方兩會將在本月密集召開。各地今年的經濟發展目標將如何制定成爲備受關注的話題。上週,各地陸續召開經濟工作會議,爲今年各地的經濟發展確定了目標,做了工作部署。

各地表態“跳起攀高”

2023年12月26日,重慶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在會上表示,要保持定力、增強信心,科學確定“跳一跳、夠得着”的目標,形成全市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良好局面。

在此之前,其他省份也明確了制定今年經濟發展目標的思路。比如,去年12月5日,上海市市長龔正主持召開2024年經濟領域工作思路座談會時表示,要科學安排2024年經濟指標,體現高質量發展導向,積極引導預期、提振信心。

經歷了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的第一年,經濟呈現恢復回升。但是,2024年的經濟面臨低基數效應消失、有效需求和社會預期不足等問題。因此,各地在制定2024年的經濟發展目標時要解決多個問題。

重慶綜合經濟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易小光向第一財經表示,2024年經濟的總體態勢還是保持穩中向好的趨勢。制定目標時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這和民生有很強的關聯,有利於增加就業和稅收等。

易小光認爲,2023年主要是恢復性增長,從重慶來看,經濟持續回升,全年預計增長6%左右。那麼,2024年的目標應該是怎麼在2023年恢復增長的基礎上再促進復甦,怎麼在穩中要復甦,朝這個方向努力。

其實,各地在制定今年的目標時都把推動經濟持續回升作爲一個重要方向。有的地方以保持2023年增長水平作爲今年的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再提出更高的奮鬥目標,爭取更好的結果。

去年12月19日召開的廣東省委財經委會議提出,要科學制定經濟發展目標,立足國家戰略利好、產業基礎、人力資本、市場潛力等支撐條件,爭取實現更好結果。

易小光表示,對於重慶而言,從有利條件來看,國家戰略聚焦的優勢客觀存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力度還是很大,工業化、城市化中期的重慶發展機會還很多,全市上下發展經濟齊心協力。所以,重慶應該有所作爲,而且能夠有所作爲。

對於經濟大省而言,經濟增長的目標尤爲重要。去年12月的四川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就指出,紮實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把“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體現在堅決完成今年增長目標上。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蘭建平向第一財經表示,支撐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中流砥柱是經濟大省。無論是產業發展、稅收還是就業,以及應付複雜形勢,經濟大省都起到壓艙石的作用。浙江的目標會比全國高一點,沒有一定的增量,對於財政和就業等都有很大影響。

在去年12月的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浙江省省長王浩也強調,要緊緊圍繞“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持續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統籌推進三個“一號工程”,大力實施“十項重大工程”,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努力體現經濟大省挑大樑的責任擔當。

堅持高質量發展導向

提振市場信心和預期是地方制定今年經濟目標的一個重要考量。但是,同時也要考慮到經濟發展本身面臨的內在壓力,在“跳起攀高”的同時,要符合實際,目標能夠在“跳一跳”的基礎上能“夠得着”。

易小光表示,2024年的復甦是有條件的,要充分估量今年促進復甦存在的幾重矛盾。一是需求薄弱;二是供給雖然不受疫情衝擊,但是中低端產業供過於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還不夠,有效供給不足;三是雖然經過一年的恢復,但總的來說,預期還是不太足,有待增強。

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

因此,易小光表示,目標既要鼓舞人心,也要轉向高質量發展;既要有量的合理性增長,也要有質的提升。在保持一定增長速度的同時,怎麼提升質量、促進復甦,要更加體現在發展方式的轉型、新的產業和新的增長點培育發展上,以及傳統產業的改造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爲新時代的硬道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蘭建平也認爲,經濟結構比經濟總量更重要,2024年的“穩”體現在經濟的穩;“進”則體現的是創新的進,規則的進。要激發進的動能,謀劃實施一批事關長遠的重大項目、重大平臺、重大改革,使經濟發展含金量更高、驅動力更強、可持續性更顯。

去年12月的江蘇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真正挑起大梁,不僅要體現在經濟增量的貢獻上,還要體現在發展質量效益的領先上、產業與科技的支撐上、國際市場地位的穩固上。要把握好時度效,切忌脫離實際、急於求成。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推進改革開放,不斷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企業和基層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廣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去年12月底召開,會議提出,要堅持實體經濟爲本、製造業當家,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省內沿途轉化,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事實上,各地在經濟工作會議上都提出要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既是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穩增長的措施,也是構建未來地區經濟長遠發展的前瞻佈局。

蘭建平表示,新質生產力最終是體現在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上。通過提高生產效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蘭建平還稱,浙江應搶抓科技創新機遇,構建新質生產力,實現從“效率型”經濟向“創新型”經濟的轉型和跨越。其中,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中,能不能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新數智技術上取得突破,實現領跑發展,是浙江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核心。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