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混凝土澆築與溫度控制

1.本條目的複習要點是什麼?

答:本條目的複習要點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過程,包括基礎面處理、施工縫處理、混凝土的鋪料、振搗、養護;大體積混凝土的溫控措施。特別是考試用書內新增的內容。

2.澆築混凝土前基礎面如何處理?混凝土施工縫如何處理?學吧考培,服務第一,資料很(各大機構名師精講串講衝刺習題押題,全套低價),跟着學吧考培走,證書一定拿到手!右上角點關注後私信學吧考培送2019年各大名師課件!已經更新啦。

答:在軟基上準備倉面時,應避免破壞或擾動原狀土壤。如有擾動,必須處理。非黏性土壤地基,如溼度不夠,應至少浸溼15cm深,使其溼度與最優強度時的溼度相符。對於岩基,爆破後用人工清除表面鬆軟岩石、棱角和反坡,並用高壓水槍沖洗,若粘有油污和雜物,可用金屬刷刷洗,直至潔淨爲止。

在新混凝土澆築之前,必須採用高壓水槍、風砂槍或人工鑿毛將老混凝土表面含遊離石灰的水泥膜(乳皮)清除,並使表層石子半露,形成有利於層間結合的麻面。施工縫鑿毛後,應沖洗乾淨使其表面無渣、無塵,才能澆築混凝土。澆第一層混凝土前,可鋪水泥砂漿、小級配混凝土或同強度等級的富砂漿混凝土,保證混凝土與基岩或新老混凝土施工縫面結合良好。

3.混凝土養護有哪些要求?

答:塑性混凝土應在澆築完畢後6~18h內開始灑水養護;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澆築完畢後立即噴霧養護,並及早開始灑水養護。正常養護時間不宜少於28d,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適當延長養護時間。對於已經拆模的混凝土表面,應用草墊等覆蓋。

4. 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措施主要有減少混凝土的發熱量、降低混凝土的入倉溫度、加速混凝土散熱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