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嘚嘚嘚——”馬蹄聲如雷動,身兩側的山川河流迅速地自他眼中向後消逝。他跟隨着朝廷的大軍,跋涉至山海關的城樓底下,尋得一處空地扎建了營寨。

入夜,他裹着毛襖,守在爐火旁正飲着一杯熱酒,“呼——”的一聲,朔風登時吹開了帳布,裹挾着徹骨的涼意襲進來。

飛雪入盞,他朝賬外一看,俊俏的眉眼忽然皺了起來。營寨裏燈火熠熠,映着那漫天紛紛揚揚的雪花。

以往在家裏,就算遇見這般風雪交加的日子,他也不會感到絲毫寒冷,反而在家人的陪伴下,覺得暖意融融。

他握住酒杯的手指骨節已有些泛白,忽然聽到了一種奇特的聲音,心內莫名地一顫。


納蘭性德就是在這樣一個場景下寫出了《長相思山一程》。這首詞與他過往昳麗婉轉的詞風略有些不同,帶了幾分豪放派的影子。

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

詞中的故事發生在他跟隨康熙帝出關東巡的路途中,

有人評價《長相思山一程》是納蘭性德這一生中最爲精妙的作品,已達到了人詞合一的境界,每一字,每一句,彷彿都訴說着他整個人生裏的不合時宜。


早年經歷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1655年1月19日生於北京,滿族人。他的父親是朝廷重臣,納蘭明珠,母親是英親王阿濟格的第五女。

他一出生拿的便是天之驕子的劇本,父母皆是貴族不說,自己還生就一副過目不忘的頭腦。

納蘭府邸坐落於什剎海岸邊,爲京城最繁華的地帶。因父親納蘭明珠對於漢族儒家文化極爲熱衷,納蘭性德自小便侵染在這種詩書禮樂的氛圍中,逐漸養成了一種謙謙君子的氣質。

他天生一副好皮囊,並且精騎射,通詩書,在一衆八旗紈絝子弟裏,顯得有些另類。他18歲時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19歲時本想接着應考會試,卻生了急病,錯過了那次機會。


此後他更加發奮地讀書,誓要蟾宮折桂,光耀自家的門楣。他拜了顧炎武的外甥,曾經的探花郎徐乾學爲師,在其指導下主持編纂了《通志堂經解》,又將自己熟讀詩書的見聞體會匯聚成集,編訂成四卷《淥水亭雜識》。

康熙皇帝讀過他所著的書,對其才學讚賞有加。

納蘭性德22歲時,再考科舉,殿試上奪得二甲第七名,之後又被康熙青眼相中,破格授以御前三等侍衛的官職。

他成了皇帝眼前的紅人,平步青雲,官職一升再升,以武官的身份,跟隨皇帝參加各種風流詩會。康熙帝后來南巡北狩,微服私訪,都把他帶着,兩人年歲相仿,成了交心的知己。


爲情所困

納蘭性德與表妹雪梅青梅竹馬,朝夕相處間,彼此暗生了情愫。奈何雪梅的美貌,被康熙偶然看見。康熙當下心生愛慕,幾日後下旨招雪梅入宮。

納蘭性德愁腸百結,每每入宮面聖,只盼着能有機會見上雪梅一眼,說幾句話。

後來,二十歲的納蘭性德在家人的操辦下,迎娶了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爲妻。盧氏貌美如花,且性格端莊溫婉。納蘭性德在她的陪伴下,逐漸走出了前一段感情的陰霾。

兩人成婚後感情日漸深厚,孰料天妒姻緣,新婚僅三年,盧氏誕下麟兒,自己卻難產而死。


此後,父母又爲他找了兩位續絃的妾室,官氏與顏氏。他卻不願面對她們,漸漸放逐自己,終日渾渾噩噩,流連於花街柳巷,每日從宿醉中醒來,都不知身邊的女子是誰。

他偶然聽說江南的名妓沈宛極爲仰慕他的才情,還將他寫的詞譜成曲子唱出來,便心生好奇,想要一睹沈宛的風采。

礙於當時根深蒂固的門第觀念,納蘭性德無法娶沈宛爲妾,只得把她接到北京,買了一間外宅,讓她住進去。納蘭性德漸漸振作起精神,與沈宛把酒言歡,吟詩作對,生活過得舒適愜意。

可好景不長,這樣幸福的日子僅僅持續了半年。

1685年暮春,納蘭性德患了風寒,抱病與好友相聚,醉酒後卻一病不起,苟延了七日,最終溘然長逝,年僅三十歲。


他本可以憑着家世,憑着才情,在朝廷上幹出一番大事業,奈何卻生就了一顆多情的心,最終困入了桃花劫裏。

他號稱滿清第一詞人,一生所著的三百多首詞,被無數人大力追捧,其中尤以年輕人爲甚。

他的故事被改寫成《紅樓夢》、《鹿鼎記》,被譜曲成《空城》、《蜀繡》、《木蘭花令》,被翻拍成《天下無雙》、《煙花三月》、《寂寞空庭春欲晚》。

他的詞略顯婉約,卻又不如柳永、秦觀、李清照那般綺麗柔和。他總以一些不拘格律的詞句,平平淡淡地道出心中難以紓解的惆悵,若不細品,很難體會其中的深意。


《長相思山一程》裏,他于軍營中,聽到的究竟是怎樣一種聲音?

人生中有太多的不合時宜,有些詩詞我們去讀,不過是因爲能從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