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的產檢室邊上,家長們總能聽到關於臍帶血的宣傳:

給孩子存份臍帶血吧,能治白血病!

孩子存一份臍帶血,全家都用得上!

存臍帶血,就是上了一份生命保險!

近年來,臍帶血成爲一個熱門詞彙,受到了不少準媽媽的關注。

作爲造血幹細胞重要來源之一,臍帶血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世界臍帶血日也隨之而生。

2017年11月15日,由“Save the Cord Foundation”組織和主辦的首個世界臍帶血日在美國誕生。

衆所周知,臍帶血是胎兒娩出斷臍後由專業醫護人員從臍靜脈中採集到的血液,迄今爲止,臍帶血、骨髓、外周血仍是造血幹細胞僅有的三大來源。隨着臨牀應用的不斷增多,醫學專家發現臍帶血在移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其來源廣泛,採集方便,實物儲存,出庫時間快;血細胞抗原性弱,無外源污染,較爲純淨;配型幾率高,移植後排異輕,複發率低等。

在我國,衛生部門發佈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中也明確規定,包含臍帶血在內的造血幹細胞移植適用於治療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惡性腫瘤、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症放射病、骨髓衰竭、血紅蛋白病、重症免疫缺陷病、代謝性疾病等10多類疾病的治療。

世界第一例臍帶血成功應用30年

在中國,臍帶血移植超過9000例

1988年,5歲的美國男孩馬特·法羅身患範可尼氏貧血,被父母帶到法國巴黎治病。當時的移植醫生使用法羅剛出生妹妹的臍帶血爲他做移植手術。移植後,法羅情況穩定,沒有出現排異反應,成爲了世界上接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並獲得成功的第一人!

如今,30年過去了,這位接受移植手術的患兒不但健康存活,並早已組建了幸福家庭。

2018年6月底,在廣東召開的第六屆中國臍帶血大會上,北大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開彥教授指出:目前,全球臍帶血應用超過45000例,其中,中國臍帶血移植已超過9000例。

一個新事物的誕生,總會伴隨着質疑和批判,而這些,正是推動新事物成長和完善的動力,臍帶血的應用之路亦是如此。

臍帶血可以用於自體移植

但自身用到的可能性很低

有觀點認爲,臍帶血治療血液系統疾病,而這些疾病是遺傳性或先天性的,也就是說在寶寶的臍帶血中,就含有這種致病基因,自己的臍帶血也不能給自己用。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以白血病爲例,白血病分爲先天和後天兩種,如果是先天白血病,那麼儲存的臍帶血確實不可用。但研究認爲,絕大部分(90%以上)的白血病是後天獲得的,和環境因素如輻射、化學污染、病毒等有直接關係。這種後天的白血病就可以利用自體臍帶血進行移植治療。

事實上,自體臍血移植有着不可取代的優勢。造血幹細胞移植,配型是關鍵,而自體臍血移植,不需配型,可以保證其植入率和成活率。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副院長孫媛教授指出:自體臍血移植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因爲自體臍血移植沒有移植排斥問題,所以不會出現移植失敗的情況。並且,自體臍血對細胞數量的要求和異體是不一樣的,原則上,有很少的細胞數就可以達到移植標準,可以保證植活。

但是,美國婦產科協會明確指出,用自己的臍帶血救自己的情況非常少見。

圖片來源:美國婦產科協會

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協會(AMSBMT)曾給到過一個數據,稱孩子能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概率爲 0.0005% 至 0.04%。

此外,美國兒科學會也指出,儘管未來臍帶血在孩子自身一些慢性疾病治療中可能會起作用,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目前還沒有一個結論。

臍帶血採集會對孩子有傷害?

臍帶血在採集過程中會不會對孩子產生傷害,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畢竟,留下臍帶血是爲了救人,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反而傷害了自己的孩子,豈不是得不償失了嗎?

臍帶血採集是在嬰兒正常斷臍之後採集的,並不是抽取嬰兒身上的血液,因此,對寶寶和產婦都不會有傷害。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孫敏護士長介紹說:國家對於胎兒分娩斷臍操作有明確的規範指導操作,而且按照《臍帶血採集操作規程》,明確規定臍帶血的採集處於第三產程,胎兒娩出斷臍後方可採集,不存在採集嬰兒血液的情況。從兒科的數據看,斷臍之後採集臍帶血並沒有造成孩子出現早產的疾病狀況,對孩子沒有任何傷害,因採集導致出現早產症狀或者認爲採的是孩子的血液,這屬於誤導。

提倡捐獻臍帶血

市面上,自存臍帶血價格不一,有的是花 3 萬存 20 年;有的每年交 6 千,一連交三五年。

但是,不管是美國兒科學會,還是美國婦產科協會,對於臍帶血的儲存給出的一致建議都是:把孩子的臍帶血捐入公共血庫。

如果寶寶的臍帶血符合捐贈要求,把臍帶血捐入公共血庫,孩子在日後用到時也能享受優先配型權。

這能讓臍帶血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讓更多真正有需要的人能夠得到幫助。

如果爸爸媽媽們都選擇捐贈臍帶血的話,即使哪天有孩子真正患病需要用上,配型也會來得更加容易。

而這也是臍帶血存儲技術發展的初衷:讓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夠在公共血庫中找到配型,在關鍵時救人性命。

當然,家庭條件允許的家庭,也可以選擇自存臍帶血。

北京大學航天中心醫院血液科主任王靜波教授強調,自體儲存臍帶血其實並不是僅僅爲了一個孩子,同時也是爲了家裏人,不僅可以給父母使用,還可以救助其他家族成員。因爲我國獨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目前許多三四十歲的病人一旦生病,面臨沒有供體的難題。此時,如果在孩子出生時存了臍帶血,親緣的半相合臍帶血移植就非常有意義了。

然而近年來,中國幹細胞技術發展迅猛,社會上各種臍帶血儲存機構魚龍混雜,在不法機構儲存臍帶血,無疑會對資源儲存的安全性和後期的使用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就要求孕產家庭在爲寶寶儲存臍帶血時,認準合法儲存機構。

2001年,國家衛健委(原衛生部)下發《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設置規劃的通知》,陸續在全國設置了七家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分別是:浙江省臍血庫、廣東省臍血庫、北京市臍血庫、山東省臍血庫、四川省臍血庫、天津市臍血庫和上海市臍血庫。

這7家臍血庫根據衛健委相關規定,均設有公共庫和自體庫。公共庫存放產婦無償捐獻的臍帶血,面向全國移植醫院提供配型查詢和造血幹細胞供應;自體庫存放產婦自願付費爲寶寶和家人儲存的臍帶血,供寶寶本人或家人治療應用。

你可能會喜歡:

浙江在線健康網整合自丁香媽媽、丁香醫生、健康報

監製:曹漪潔

主編:尉潔婷

責編:陳雨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