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肯塔基州商界:希望與中國建立長期穩定的經貿關係

“希望與中國建立長期穩定的經貿關係”

――肯塔基州各界關切美國聯邦政府妥善處理貿易爭端問題

伯特利工業設備有限公司是在美國肯塔基州投資的第一家中國企業。圖爲該廠工人正在焊接設備。

本報記者 吳樂�B攝

“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唯有合作才能雙贏。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問題在所難免,我們能做的是加強基層的交往與溝通,確保不論聯邦政府層面發生怎樣的情況,國家和民衆之間的關係仍然能更加緊密”,肯塔基州州長馬特・貝文近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建立個人與個人、企業與企業、姐妹城市之間更加緊密的關係,對兩國的未來至關重要。

“美國政府的關稅措施提高了企業運營成本,讓人擔憂”

“展望未來,我們必須有大局觀,而非過分執着於具體的逆差和順差。出現的問題確實需要認真有效地加以處理,但同時也要着眼大局”。8月13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馬特・貝文的官邸內舉行的歡迎晚宴上發表致辭,引發了在座嘉賓的共鳴。

從與會兩國代表的發言中,記者感受到了社會各界對加強兩國經貿合作、發展兩國健康關係的強烈願望。

據肯塔基州經濟發展署統計,2017年肯塔基州對中國出口增長了60%,中國是該州第四大出口市場,對華出口總額在全美各州中名列前茅,主要出口產品是航空航天產品。同時,截至今年2月,已經有7家中國企業在肯塔基投資設廠,規模達100億美元,集中在製造業領域,爲當地提供了超過8000個直接就業崗位。

伯特利工業設備有限公司於2013年成立,是在肯塔基州投資的第一家中國企業,主要生產及維修洗煤設備。該公司總經理趙朝勳告訴本報記者,當時美國煤炭年產量約爲10億噸,其中1/10在肯塔基州,對重型煤炭設備的需求很高。但投資完成後不久,煤炭市場發生變化。過去幾年,美國煤炭產量下降了25%以上,因此公司也調整了業務方向,並開展了環保項目業務。

趙朝勳稱,7月6日美國正式開始對相關中國進口產品加徵25%的關稅,當月10日從中國運來的一批離心機部件就成爲“受害者”。“這批設備是我們中國母公司生產的,加徵關稅後這筆成本只好由客戶來承擔,他們對此也很無奈,希望美國政府能儘快妥善解決貿易問題”。趙朝勳坦言,“美國政府的關稅措施提高了企業運營成本,讓人擔憂”。

“關稅措施對我們這些當地從業者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肯塔基州釀酒廠協會主席艾瑞克・格里格瑞把採訪地點約在當地一家波本威士忌酒廠。他告訴記者,肯塔基的波本威士忌有200年的歷史,美國國會曾通過法案,嚴格規範了釀造工藝和程序,規定只有在美國本土釀造的這種酒才能稱爲波本威士忌。肯塔基州波本酒行業全年產值約85億美元,爲當地提供了17500個就業崗位。

對於波本酒成爲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復美國關稅措施的目標,艾瑞克・格里格瑞說,“關稅措施對我們這些當地從業者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坦言,培育波本酒的海外市場並不容易,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他們很看重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我們已經向聯邦政府、州政府表達過我們的關切。”他表示,自由貿易是波本酒得以暢銷全球的重要因素。貿易爭端是目前肯塔基波本酒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我和波本酒從業者們對此感到氣惱,我們一直擔心美國對其他國家加徵關稅會遭到報復措施,沒想到擔心成爲現實,這將嚴重打擊肯塔基波本酒的海外市場,導致就業崗位減少,甚至工廠倒閉,後果將很嚴重。”

總部位於列剋星敦的“必愛風”是典型的美國製造企業,生產用於各種用途的風扇、燈具和控制裝置,在全球風扇市場處於領先地位。該公司國際業務副總裁傑妮・沃尼克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一直密切關注目前美中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問題,“從長遠來看,我們對兩國未來的經貿關係持樂觀態度,也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潛力”。

“通過加強合作與協商,兩國經貿關係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趙朝勳、艾瑞克・格里格瑞和傑妮・沃尼克的觀點,在肯塔基商界具有廣泛代表性。擁有約1750家企業會員的列剋星敦商會是肯塔基州規模最大的商會之一。該商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奎克對本報記者表示,“經濟發展就是建立關係、相互信任和選擇時機,我們希望與中國建立長期穩定的經貿關係”。他告訴本報記者,今年7月,他和58家當地企業負責人一起去了華盛頓,向聯邦政府有關部門表達對關稅政策的關切,希望美國政府能妥善處理貿易爭端問題。“眼下兩國的貿易爭端還在持續,充滿挑戰,但我相信,只要向前看,通過加強合作與協商,兩國經貿關係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這也是我們很多會員共同的想法”,羅伯特・奎克稱。

羅伯特・奎克說,他曾經3次前往中國,每次都能感受到中國的活力以及中國人民的友好,“也許現在有些關於貿易戰的消息讓人感到沮喪,但請相信,美國人民對中國人民是充滿敬意的。”

對東亞文化頗有了解的馬特・貝文也試圖從文化差異角度來解讀美中兩國目前存在的分歧,“東方思維方式與西方思維方式不同。東方人更耐心,有更長遠的眼光;在西方,我們想要的東西,馬上就要實現,這是不同的心態。我會鼓勵所有西方人理解,需要耐心地慢慢地做工作,以實現彼此的訴求,美國和中國的貿易伙伴關係會因此更強大”。他還表示,今年11月,他會率團參加在中國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次博覽會會讓美中雙方互惠共贏,讓中國的消費者從中受益,也將激勵美國產品製造商們”。

“中美經濟關係並非零和遊戲,而一直是也將繼續是互利互惠的”,崔天凱表示,兩國擁有許多長期的共同利益,除了合作之外別無他途。“我們需要長期合作。也許10年後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當初作出了正確選擇,爲兩國關係作出了貢獻,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本報列剋星敦電)

本報駐美國記者 吳樂�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