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中,有個民族風打扮的長公主被稱爲恆娖。她回到京城後與乾隆和太后一一相見,面對皇帝時是“先君臣、後兄妹”,面對太后時是相擁而哭,似乎在她身上發生了很多故事。那麼在歷史上這位真正的長公主是誰呢?她身上是否發生過一言難盡的故事?

如果要找與劇中一樣的長公主,還真實困難,爲什麼呢?因爲史上記載的雍正第一個女兒是早逝,連封號都還沒有,根本沒有機會出落的這麼漂亮。歷史上,雍正時期的第一個女兒是懋嬪所生,孩子在1694年出生,但是還沒長大就去世了,非常可憐。

這個懋嬪的出身並不高,清史上對她的記錄也少的可憐。她是在雍正還在潛邸時就陪在他的身邊,長公主出生的時候,雍正才16歲,懋嬪也就17歲,因爲還沒有封號,就暫且用她的姓氏稱呼爲宋氏。宋氏的第一個孩子死後,又過了十二年,才迎來了她和雍正的第二個女兒。但是這次上天帶給她和孩子的,還是無情的分離,這第二個孩子也是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此時的宋氏已經不再年輕,以後就再也沒有生過孩子。

經歷了兩次喪女之痛後,這位宋氏依然堅強的陪伴在雍正身邊,直到他繼位坐上了皇帝。雍正元年,皇帝封宋氏爲懋嬪。就這樣過了八年,懋嬪在宮中度過了短暫的一生,死的時候53歲。這位懋嬪,就是歷史上雍正時期長公主的母親,而這個長公主只是一個夭折的孩子,連這個世界有多美好還不清楚,就早早去世了。

既然這位恆娖不是長公主,那她會是完全杜撰出的人物嗎?其實雍正的女兒中,也有一個遠嫁蒙古的女兒,不過不是長公主的身份,甚至不是雍正親生的女兒,而是他從親王家過繼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養女。

雍正一共有三個養女,與恆娖有相似經歷的公主就是歷史上的和碩端柔公主。這位公主小時候非常聰明,既能彈琴繪畫,又學過物理和數學,在當時的年代,絕對算是一個才女了。由於她冰雪聰明,因此很受雍正喜歡,後來就被接到了宮中。不過只要做了君王的女兒,就要履行一個莊重的任務,就是政治聯姻。

這位公主就被指給了蒙古科爾沁的郡王,起先她是百般的不樂意,甚至在宮中連着哭鬧了三天,最後還是雍正出面,才擺平了她的哭鬧。這位公主爲了嫁出去後能衣食無憂,繼續享受皇家富貴,還提出要求:希望雍正給她的嫁妝大方一些,多賞賜下人和土地。對這些要求,雍正毫不思索,全都答應了。

因此,這樣看來恆娖公主似乎是結合了兩個公主的身世和故事。她既不是太后心愛的女兒,更不是歷史上的長公主,只是虛構出來的角色。其實古時的公主只有小時候纔是幸福的,能無憂無慮錦衣玉食,等長大了就很可能遠離家鄉嫁到異域。如果給你這樣的公主身份,你會接受嗎?

參考文獻|《清史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