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菽莊花園利用地勢,巧妙地將動靜進行結合,海潮的流動,長橋的安臥,岸上花團錦簇,海中百舸爭流,如今精妙設計,在江南園林清一色風格中,堪稱私人花園的孤本。漫步菽莊花園,會發現每個細節都洋溢着人文特色,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聽浪閣、頑石山房,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緻,又體現出豪門名紳的人文修養。

原標題:104歲的菽莊花園:一座私人花園孤本,一段豪門百年榮華

到鼓浪嶼去,有一座花園是必看的,不懂它的人三步兩腳便轉完,嘆息過於素雅;懂它的人卻流連忘返,愈看愈覺精妙,這便是菽莊花園。

廈門的歷史,凝聚着清末民初百年的風雲跌宕,鼓浪嶼就是其中縮影,菽莊花園則是鼓浪嶼的縮影。

花園主人爲林爾嘉,菽莊二字,取其字“叔臧”諧音。林爾嘉出身名門,從曾祖始起便經營拓荒墾殖業,兼營工商業、航運業,富甲一方,到了其父親林維源時,已是當地首富。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林維源萬般無奈中舉家遷往鼓浪嶼。父親逝世後林爾嘉子承父業,因懷念家鄉便花費巨資,便在1913年修建了這座“菽莊花園”,距今已有104年曆史。

我去時是週末,恰逢菽莊花園免費開放,遊客很多,花園本身不大,熙熙攘攘間更顯擁擠。入口處有塊黑匾,上書金色大字“菽莊”,據說這兩個字是林爾嘉花1萬銀元“潤筆”費,請當時“大總統”徐世昌題寫的。

往前走不遠,眼前豁然開朗,一片漫無邊際的海平面映入眼簾,這便是花園有名之處“藏海”。

菽莊花園面朝大海,卻巧妙利用園藝,將大海藏於園內,待到轉出月洞門,繞過竹林,才得以目睹真容。旁邊立有“海闊天空”巨石,爲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的筆書,真可謂剎那間,海闊天空。

往前走是曲徑通幽的四十四橋,不是說真有四十四座橋,可指修建此橋時林爾嘉的年齡,恰爲四十四歲。如此“明目張膽”的紀念,當屬創建者的特權了。石橋下有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構成了大海、外池、內池三處空間,橋身迂迴曲折、凌波臥海,宛如游龍。

橋中間有座渡月亭,上有楹聯:"長橋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二欄"。看樣子,這裏應是疏朗夜空時,親朋好友們賞月觀海之處,只是大多數遊客腳步匆忙,只把此當作了歇腳之處,如此雅興便無人領會了。

順着山坡向上走,有一座“鋼琴博物館”,原爲聽濤軒,站在此處,可聽見腳下海浪衝撞山石的濤濤聲。如今改爲了鋼琴博物館,裏面展出了胡友義先生畢生收藏的世界名古鋼琴30臺,其中有德國皇室專用的皇家鋼琴、稀世珍品鎦金鋼琴,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最大的立式鋼琴,最老的手搖鋼琴等等。

如此多的珍貴鋼琴匯聚一堂,在這中國可謂絕無僅有的,鼓浪嶼號稱“鋼琴王國”,這座博物館便是見證。

我最喜歡的,則是西北角的“十二洞天”,走遍全國,還未見到和它同樣乃至類似的創意。

所謂"十二洞天",是人工造出來的連環洞,灰色石塊一個個疊加,洞口狹窄,彎腰方可通過。山內有十二個洞室,連環相接,以地支的子、醜、寅……戊、亥爲名,洞室形狀各異,小徑錯落、上下盤旋,曲折迷離,因進洞摸不出路來,又叫迷魂洞。

仔細觀察每個洞口旁邊,還塑有十二生肖像,栩栩如生,充滿着東方哲學韻味。我本想進去走一走,可能怕遊客太多,景點並未對外開放。

菽莊花園利用地勢,巧妙地將動靜進行結合,海潮的流動,長橋的安臥,岸上花團錦簇,海中百舸爭流,如今精妙設計,在江南園林清一色風格中,堪稱私人花園的孤本。

漫步菽莊花園,會發現每個細節都洋溢着人文特色,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聽浪閣、頑石山房,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緻,又體現出豪門名紳的人文修養。

林爾嘉一生好學博才,他遍覽經史,通曉詩賦,習英文、日文,學識廣博,曾自說“論人才之盛衰,政治之得失,上下千百年,娓娓不倦,雖老生宿儒,無一復難”。

喜愛詩文的他,還創辦了菽莊吟社,每逢中秋佳節,便聚集才子們在花園裏觀月賞菊吟詩,放歌吟詠,樂在其中,一度成爲了清末民初一南一北的兩大文學社團。

到鼓浪嶼時可來此看看,領略海上園林的珍貴與奇特,感悟亭閣石橋下的豪門百年榮華。

地址:廈門思明區鼓浪嶼內

交通:進入鼓浪嶼需要坐船,遊客需從國際碼頭登船入島,然後步行前往。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帶你遊遍各城市冷門、有趣風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