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是揹負着自己的命運走出家門的。”

很多年前潘年英在《解夢花》的開篇寫下了這句話,誰知一寫就是將近20年。

在他的筆下,小人物的悲喜與掙扎,就像他的作品中總是離不開的家鄉盤村一樣,過去的一切漸漸被現代社會的浪潮所吞噬,無論故事的主人公換作“你”“我”還是“他”皆是如此,只能被命運驅趕着浮浮沉沉。

許多讀者好奇潘年英的作品是否就是在寫自己的故事,答案是,是也不是。有時他確實是回憶者,但更多時候只是故事的記錄者。

“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見證的這一切,這故事,這恩怨,在時間和空間的停留與存在,已經像祖先傳說一樣,流淌在你故鄉的河流之中,橫亙在每個後來者的生命和靈魂面前,讓人唏噓感慨,又愁思傷懷。”

《解夢花》最後篇章中的一句話或許可以成爲最好的答案。

這週末,我們邀請你來到兩所大學參加潘年英的新書分享會,在他記憶中的盤村與現實衝突與碰撞之中,迴歸他內心裏真正的“精神家園”,走近屬於他的文學世界…….

一個人的文學世界

潘年英新書發佈會

in 貴陽

時間

11月16日(週五)

14:30-16:30

地點

貴州民族大學行政樓第五會議室

嘉賓簡介

盧惠龍,貴州人民出版社原總編、著名作家

龍耀宏,貴州省文聯副主席、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

一個人的文學世界

潘年英新書發佈會

in 湘潭

時間

11月18日(週日)

14:30-16:30

地點

湖南科技大學立言樓 4-1

嘉賓簡介

劉德順,湖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李伯超,湖南科技大學校長

陳志光,湘潭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新書簡介

《解夢花》

點擊圖片進入潘年英的文學世界

成長於蠻荒山村的更族少年尼巴,因幼年的不幸經歷,落下做噩夢的疾病。他靠努力成爲著名攝影師,遊走於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村寨。他一邊行走,一邊尋找那個可以治療他疾病的靈藥。他用一生去尋找,卻早已失去;他用一生去生活,卻早已迷失;他用一生去追求,卻深陷罪的囹圄;他用一生去愛,卻處處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河畔老屋》

點擊圖片進入潘年英的文學世界

曾經的四座老屋,都是緊挨着盤江河修建的,其中的每一棟老屋都有着它們的不同遭遇和命運。侗族作家潘年英通過講述記憶中的四座老屋的故事,爲我們呈現了邊遠山區幾代侗族人的生活際遇,折射的是一部侗族人的當代史。

《敲窗的鳥》

點擊圖片進入潘年英的文學世界

盤村的有志青年阿呆在很年輕的年紀就謀到了一個大學教授的職位,在事業上可謂一帆風順。但在情感生活和婚姻生活上他卻經營得一塌糊塗。在經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之後,他邂逅富婆央金,二人立即如干柴烈火般捲入了情感的風暴,阿呆從此陷入了巨大的精神矛盾之中。一方面,他留戀過去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也迷戀跟富婆央金在一起時的那種自由奔放和富足自在。就在他面臨人生抉擇時,網上出現了鋪天蓋地的對他進行道德指責和人身攻擊的言論…… 

《桃花水紅》

點擊圖片進入潘年英的文學世界

本書是一部主人公都是“老東”的短篇小說集。老東大學畢業,在縣城單位謀職,日子過得差強人意,但他總是不忘回到盤村老家看看。在與故鄉親人的接觸中,他體驗到時光流逝中的人生況味,也發現了生活的祕密。

《山河戀》

本書是一部以描寫西南邊地少數民族文化風情爲主要內容的散文集。路上的見聞,路上的感悟,還有路上的孤獨和喧譁。在潘年英那蒼涼的文字的背後,呈現的是他那謎一樣的心靈宇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