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县交通局在五福大道白果段做了一次重要的创新尝试,使用就地热再生技术,一次性实现旧沥青循环再生利用,只需添加少量新料,就能完成公路修复。这是我县首次在公路养护上使用这项“黑科技”。

▶ “吃”进废渣,“吐”出新料

县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贺勇告诉记者,沥青路面最常用的养护方式是铣刨重铺,“先用铣刨机对病害路面进行铣刨,然后将铣刨出来的废旧沥青当成垃圾倒掉,再去买新的沥青料来填补,其缺点是污染环境、养护成本高。”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公路养护水平,县交通局于今年新引进了多功能热再生沥青路面养护车。该养护车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变废为宝”,能将铣刨机铣刨出来的废旧沥青变成可用于铺路的新沥青料。

在道路养护现场,记者看到,养护人员将铣刨机铣刨出来的废旧沥青装进多功能热再生沥青路面养护车,同时按比例加入部分新沥青。一个小时后,只见废旧沥青经多功能热再生沥青路面养护车就地热再生后,全部变成了可用于铺路的新沥青料。据介绍,该养护车一次性可出料1吨,一次可铺摊4—5公分厚的路面10—12平方米。

▶ “黄金组合”,补路更快

道路养护现场,记者看到:首先,铣刨机对病害路面进行铣刨,将废旧沥青通过传送带装进小货车;紧接着,养护人员将小货车里的废旧沥青装进多功能热再生沥青路面养护车进行热再生加工;同一时间,清扫车对铣刨机切出的坑槽进行清扫;然后,多功能热再生沥青路面养护车将新沥青料倒进清扫干净的坑槽,养护人员则立即上前进行摊铺;最后,压路机再对路面来回进行压实……就这样,一处病害路面被轻松修复好了。

据悉,“多功能热再生沥青路面养护车+铣刨机+清扫车+压路机”的“黄金组合”,可实现修路补路“一条龙”服务,其作业方式灵活快捷、安全高效。贺勇告诉记者:“今天我们总共修补了近50平方米的病害路面,以往人工传统方式维修作业需耗时8小时,使用新设备作业时间仅4个小时左右,相比起来,现在养护成本大幅降低、养护质量明显提高,同时还非常环保。” (金堂新闻中心记者 张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