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業內普遍認爲,作爲全國連鎖藥店前10強,遼寧地區最大零售藥店企業,這一次成大方圓的出售或將成爲中國零售轉折點,真正進入了資本併購的整合期間。業內普遍認爲,隨着連鎖藥店的人工薪酬、房租費用的增長,相應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也在升高,未來全國性和區域龍頭企業藉助資本力量加速整合,不斷新建和併購,進行連鎖化複製,國內零售藥店兼併整合不斷升級,連鎖藥店成爲行業發展的主流。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小楠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5月8日晚間,遼寧成大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擬通過大連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競價轉讓遼寧成大所持成成大方圓醫藥集團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公告》稱,本次交易的掛牌底價將以資產評估機構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並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的評估結果爲依據,且不低於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的評估值,最終成交價格取決於受讓方在產權交易所的摘牌價格。

根據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的報告顯示,目前成大方圓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爲 185,936.43 萬元。

但這一評估的價格並非是最終的成交價格。《公告》稱,本次交易將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競價轉讓方式進行,交易結果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本次成交價格將以最後摘牌價格爲準。

儘管這一交易尚未完成,不過已受到整個藥品零售行業的關注。業內普遍認爲,作爲全國連鎖藥店前10強,遼寧地區最大零售藥店企業,這一次成大方圓的出售或將成爲中國零售轉折點,真正進入了資本併購的整合期間。

此前,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在“2019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佈會”上指出,2019年零售終端的銷售增長出現較大滑坡現象,並預測2020年藥品市場銷售增長將進一步下滑,由2019年的4%下降到3%。

他預計,藥品集中採購全國擴容已是行業大趨勢,越來越多的藥店也加入集採行列也已成必然,而藥店的利潤也將隨之下降。

業內普遍認爲,隨着連鎖藥店的人工薪酬、房租費用的增長,相應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也在升高,未來全國性和區域龍頭企業藉助資本力量加速整合,不斷新建和併購,進行連鎖化複製,國內零售藥店兼併整合不斷升級,連鎖藥店成爲行業發展的主流。

龍頭企業掛牌出售

交易目前還存在不確定性

作爲全國零售連鎖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成大方圓成立於2000年,公司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成長爲一家以醫藥零售業務爲核心業務,以醫藥批發業務爲補充業務的管理型公司,旗下擁有多家連鎖子公司、批發子公司、倉儲配送子公司及相關業務子公司。

據其官方資料顯示,成大方圓目前旗下連鎖藥店的門店數量已達到1500家,網絡覆蓋遼寧、吉林、內蒙古、山東、河北等5省區19市,穩居《中國連鎖藥店綜合實力百強榜》前10強。

據遼寧成大2019年年報顯示,成大方圓實現銷售收入29.37億元,同比減少2.97%;淨利潤-9237.79萬元。而在2020年第一季度,成大方圓的營業收入爲8.03億,淨利潤1640.75萬。

《公告》顯示,由於本次交易將通過公開掛牌轉讓的方式轉讓,交易對手尚不明確,尚未簽署交易合同及協議,尚無履約安排。本次交易具體協議和內容將在公開掛牌轉讓完成後,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簽署和安排。

按照遼寧成大的出售計劃,自評估基準日至受讓方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變更登記爲標的公司股東之日,期間標的資產因經營活動產生的盈利或虧損而導致淨資產的增加或減少及相關權益由受讓方承接。

針對於此次出售,遼寧成大方面表示,根據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爲持續優化產業佈局,突出核心產業,進一步強化資源配置,切實提升經營質量,公司對涉及產業進行戰略取捨和重點傾斜。通過本次交易,可使遼寧成大達到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經營質量的目標,集中資源增 強公司在覈心主營業務板塊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與此同時,遼寧成大爲成大方圓提供了不超過人民幣3.06億的擔保。受讓方應當在《產權交易合同》簽署日後的三個月內解除遼寧成大的擔保責任,產生的額外費用由受讓方承擔。

連鎖藥店持續併購

未來將建成全國性連鎖藥店集團

事實上,零售藥店的併購整合一直在持續。

4月28日,廣東大參林藥店發佈公告稱,自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間,大參林增加門店1005家,其中,新增直營門店516家,加盟店76家,收購門店501家。

也就同一天,湖南老百姓也發佈公告稱,在2019年1月到2020年3月31日,老百姓新增門店共913家,其中自建門店 674家,併購門店 277 家。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最近的18個月之內,僅兩家連鎖藥店巨頭就已經併購了778家藥店,這也讓整個醫藥零售行業又一次進入了跑馬圈地的時代,連鎖藥店的併購潮正在興起。

與此同時,高濟醫療攜百億資金兩年內併購萬家藥店,覆蓋了21個省,年銷售規模200多億元,一躍成爲中國醫藥零售行業的巨無霸。

事實上,在國內藥品零售的江湖,長期以來羣雄割據,很多連鎖藥店的市場半徑大多侷限在某一個城市內,但隨着資本的強力介入,未來零售藥店的併購將更加頻繁,全國性醫藥零售巨頭也會逐漸浮出水面。

但硬幣的另一面則是,單體藥店和中小連鎖藥店生存正越來越艱難。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3年內,約3萬-5萬家藥店會關閉,很多中小連鎖藥店會被併購,但與此同時藥品零售行業連鎖率也將持續提升。

從目前連鎖藥店擴張的趨勢來看,未來中小型藥房將面臨巨大挑戰,大量中小型藥企或將無以爲繼,出售或轉型或跨界進入其他領域另求出路。

但對於大型連鎖藥店而言,擴大規模是降低成本、增加自身利潤的最有效地手段之一。藥品市場營銷專家李從選曾表示,未來不排除像老百姓、一心堂這類上市公司之間併購,實現強強聯合,形成全國性的連鎖藥店集團。

但亦有分析人士提醒,零售連鎖藥店在快速擴張之後,如何穩住門店,不增加管理成本,銜接上原有的運營體系,這纔是併購企業至關重要的難題。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