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醫人如能掌握一些針藥急救的技法,不僅能保家人平安,或許還能幫到更多的人。正如作者自己所說:“如醫療條件較差,或在邊遠地區,或路途如遇險情,可單獨使用,故名救急十法。”

中醫亦有一些急救措施,但因條件不同應用較少,今僅就筆者臨牀應用屬內科範圍內的一些方法,總結出以下十條,它可以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配合或單獨使用,如中西醫條件都已具備者,要互相配合,共同搶救。如醫療條件較差,或在邊遠地區,或路途如遇險情,可單獨使用,故名救急十法。

一、祛痰

適應症:各種急症;痰涎壅盛;呼吸急促...

方法:針中脘、內關、豐隆,瀉法、不留針;

藥用竹瀝水30毫升,急滴入口中或鼻飼。

二、開竅

適應症:各種急症;痰熱壅盛;神昏不語...

方法:針人中、間使、豐隆,瀉法不留針。

藥用安宮牛黃丸一丸,加竹瀝水30毫升,化開滴入口中或鼻飼。

三、泄熱

適應症:高燒壯熱,神昏欲抽,體溫39℃以上。

方法:針十宣放血,又針曲池、足三里、印堂、大椎、俱瀉法不留針。

藥用紫雪散一支,竹瀝水30毫升沖服。

四、降壓

適應症:頭痛,血壓增高,脈弦,舌紅苔膩,血壓160/100毫米汞柱以上。

方法:針十宣放血,另針風池、內關、陽陵泉,太沖,瀉法可留針。

藥用龍膽瀉肝丸9克溫開水送下,日服二次(苔不膩時亦可用菊明降壓丸)。

五、欽汗

適應症:汗出不止,呼吸短促,精神不振。

方法:灸氣海,最少30分鐘,灸時防止燙傷,注意汗情及呼吸、精神情況。

藥可用人蔘9克、麥冬9克、五味子9克,急煎服。

六、回陽

適應症:汗多氣喘,肢冷脈微,神昏欲脫。

方法:灸氣海,30分鐘;

針神門、太溪,足三里,補法不留針。

七、通便

適應症:大便燥結,腹脹失氣。

方法:針天樞、大腸俞、上巨虛,列缺,瀉法,不留針;

大便燥用玄明粉9克沖服。

八、利尿

適應症:小便短少,腹脹拒按。

方法:針列缺、氣海、三陰交,平補平瀉,不留針。

灸百會、腎俞,指按陰交穴。

藥可用車前子9克,水煎服。或淡竹葉9克,水煎服。

九、醒神

適應症:神志昏迷,叫之不應。

方法:針人中、勞宮、湧泉,強刺激不留針。

藥用牛黃清心丸一丸,開水化開,滴入口中或鼻飼,有清心的作用。或者蘇合香丸一丸,開水化開,滴入或鼻飼,有行氣的作用。或人蔘10克濃煎,滴入或鼻飼,有補氣的作用。

十、止疫

適應症:高燒抽搐,角弓反張。

方法:針十宣放血,另取人中、印堂、合谷、太沖、陽陵泉、崑崙、攢竹,強剌不留針。

藥用紫雪散一支,或牛黃鎮驚丸一丸,或牛黃抱龍丸一丸,竹瀝水30毫升化開,急灌入或鼻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