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唐军继续进逼安市(今辽宁海城东南),高句丽派大将盖苏文率二十万大军抗拒天兵,唐军分路迎敌,此时身为士兵的薛仁贵身着一袭白衣,腰挎双弓,手挺长枪,大呼一声率先冲入敌阵,直杀得血染征袍,所向无敌,高句丽军纷纷倒退,唐军士气高涨,争抢跟进,斩敌两万多首级,高句丽举国震惊,边境一带军民尽皆弃城逃窜,百里断绝人烟。”那些突厥官兵何时见过如此神射将军,吓得全都愣在马上,彼此对视,双腿发颤,有三名将领随即下马跪地请降,后面人见状大惊失色,纷纷掉转马头就跑,薛仁贵长枪一举,下令追击,唐军顿时如海潮汹涌般杀将过去。

大唐名将薛仁贵,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万叛军奏凯还?

历数唐朝名将,薛仁贵绝对堪称神勇无敌的佼佼者之一,在他一生留下许多令人咋舌战例,比如:良策息干戈、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等,而最令后人称颂的当属他三箭定天山的典故。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名礼,今山西河津人,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少年家贫,以种田为业,闲暇习文练武,尤其擅长骑射,常抱为国建功之志。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兵首征辽东,重金招募冲锋陷阵的勇士,薛仁贵和妻子商量后,毅然投入大将张士贵麾下,做了一名小卒。

大唐名将薛仁贵,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万叛军奏凯还?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率大军二征高句丽,三月两军混战辽东安地,不料先锋郎将刘君邛突遭高句丽伏击围困,情急之下,薛仁贵挺枪纵马杀入敌群,飞快刺死对方一员主将,将首级悬于马项,敌众见状胆寒心颤,纷纷后撤,刘君邛得以获救,战后薛仁贵崭露头角,受到主将夸奖。

四月,唐军继续进逼安市(今辽宁海城东南),高句丽派大将盖苏文率二十万大军抗拒天兵,唐军分路迎敌,此时身为士兵的薛仁贵身着一袭白衣,腰挎双弓,手挺长枪,大呼一声率先冲入敌阵,直杀得血染征袍,所向无敌,高句丽军纷纷倒退,唐军士气高涨,争抢跟进,斩敌两万多首级,高句丽举国震惊,边境一带军民尽皆弃城逃窜,百里断绝人烟。太宗李世民闻讯大喜,特别召见薛仁贵,升游击将军,赏赐宝马玉帛。

大唐名将薛仁贵,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万叛军奏凯还?

此时辽东忽然天降大雪,人马粮草不济,加上安市守军据险固守,唐军久攻不克只好班师。就在撤军路上,李世民对薛仁贵道:“朕的旧将全都老了,看来日后能带军打仗的将领唯你最强,朕不喜得辽东,却高兴能得到你这员猛将啊。”回长安后,加封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自此开启了统兵征战的辉煌一生,并屡建奇功。

龙朔元年(661年), 北方少数族九姓突厥酋长比粟青叛唐作乱,率十万铁骑多次袭扰边境,气势嚣张。一时边关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至长安,唐高宗李治闻讯震怒,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带兵赴天山拒敌。临行前李治于内殿为二将设宴送别,席间李治对薛仁贵道:“闻古人善射者,可力透七层铠甲,请将军射五层看看。”薛仁贵二话不说,取弓搭箭射去,弓弦响过,羽箭射穿五层铠甲,李治大喜,当下取名马坚甲赏赐薛仁贵,以壮其行。

大唐名将薛仁贵,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万叛军奏凯还?

大唐兵马出长安后,日夜兼程,于三月初飞抵天山脚下。比粟青未料唐军如此迅速,匆忙率军对抗,他想以逸待劳,快速杀退唐军,便从突厥军中选出几十名一等一将领率先上前挑战,自己亲率大军压后。

双方一对阵,那薛仁贵身穿白袍,座下白马,先行来至军前,朝对面耀武扬威的突厥悍将们喝道:“来将休要猖狂,先试试本将军箭法如何?”言罢,抽弓搭箭,就听“嗖”一声响,对方一员大将倒撞马下,余人便是一惊,没等回过神来,又听一声响,另一人也是“啊呀”一声仰身跌下马去,身后唐军立时欢声如雷。这时薛仁贵三次举起弓箭,回首问道:“大家说射哪一位好?”后面有士兵抢答道:“就射那个胡子最长的。”

大唐名将薛仁贵,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万叛军奏凯还?

薛仁贵哈哈一笑:“好,对面大胡子你可要小心啦!”突厥大胡子将军一听吓得拨马就逃,还没等他逃出百步远,只听弓弦一响,那支如飞的羽箭直射入他的脊背,箭簇透出前胸,鲜血喷涌而出,这家伙惨叫一声,伏鞍而死。薛仁贵趁机大声喝道:“不想死的便下马投降!”那些突厥官兵何时见过如此神射将军,吓得全都愣在马上,彼此对视,双腿发颤,有三名将领随即下马跪地请降,后面人见状大惊失色,纷纷掉转马头就跑,薛仁贵长枪一举,下令追击,唐军顿时如海潮汹涌般杀将过去。正所谓“兵败如山倒”突厥九姓人马惊慌之际,前军带动后方大部队,十万人马犹如秋风扫落叶,兔走狐奔般仓皇逃窜,比粟青一人哪里止得住,气得脸色铁青,却也被乱军裹挟着逃命而去。

这场大战打的当真来去如风,恍若电闪雷鸣,直杀得突厥叛军哭爹喊娘,叫苦不迭,跑慢的直接丢了性命,遭俘及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天山脚下尸身枕籍,血染黄沙,青黄的草丛间到处是残刀断矛,烧毁的旗帜在阵阵未散的硝烟中猎猎作响,离散的战马仰天悲鸣此起彼伏,天地间充斥着久久不散的浓重血腥味。自此,天山九姓衰弱,不复更为大唐边患。

大唐名将薛仁贵,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万叛军奏凯还?

唐军胜利凯旋回返时,人马蜿蜒曲折百里,旌旗一路迎风飘摆,薛仁贵亦是志得意满,恰如众星捧月般昂首走在队伍的前面,四下眺望着阳光照耀下的天山景致,身后激动的士兵们不由自主开始放声高歌:“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歌声豪迈奔放,直冲云霄,响彻万里。

后人有诗赞薛仁贵曰:“力射能穿五重甲,守土三箭退番邦。智取辽东神射手,生擒黑山降丹王。飞骑如电闯敌营,迫使渤辽入大唐。将军忠勇昭日月,英名至今永流芳!”

作者:李广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