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唐軍繼續進逼安市(今遼寧海城東南),高句麗派大將蓋蘇文率二十萬大軍抗拒天兵,唐軍分路迎敵,此時身爲士兵的薛仁貴身着一襲白衣,腰挎雙弓,手挺長槍,大呼一聲率先衝入敵陣,直殺得血染徵袍,所向無敵,高句麗軍紛紛倒退,唐軍士氣高漲,爭搶跟進,斬敵兩萬多首級,高句麗舉國震驚,邊境一帶軍民盡皆棄城逃竄,百里斷絕人煙。”那些突厥官兵何時見過如此神射將軍,嚇得全都愣在馬上,彼此對視,雙腿發顫,有三名將領隨即下馬跪地請降,後面人見狀大驚失色,紛紛掉轉馬頭就跑,薛仁貴長槍一舉,下令追擊,唐軍頓時如海潮洶湧般殺將過去。

大唐名將薛仁貴,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萬叛軍奏凱還?

歷數唐朝名將,薛仁貴絕對堪稱神勇無敵的佼佼者之一,在他一生留下許多令人咋舌戰例,比如:良策息干戈、神勇收遼東,脫帽退萬敵等等,而最令後人稱頌的當屬他三箭定天山的典故。

薛仁貴(公元614年-683年),名禮,今山西河津人,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少年家貧,以種田爲業,閒暇習文練武,尤其擅長騎射,常抱爲國建功之志。貞觀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兵首徵遼東,重金招募衝鋒陷陣的勇士,薛仁貴和妻子商量後,毅然投入大將張士貴麾下,做了一名小卒。

大唐名將薛仁貴,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萬叛軍奏凱還?

貞觀十九年,李世民親率大軍二徵高句麗,三月兩軍混戰遼東安地,不料先鋒郎將劉君邛突遭高句麗伏擊圍困,情急之下,薛仁貴挺槍縱馬殺入敵羣,飛快刺死對方一員主將,將首級懸於馬項,敵衆見狀膽寒心顫,紛紛後撤,劉君邛得以獲救,戰後薛仁貴嶄露頭角,受到主將誇獎。

四月,唐軍繼續進逼安市(今遼寧海城東南),高句麗派大將蓋蘇文率二十萬大軍抗拒天兵,唐軍分路迎敵,此時身爲士兵的薛仁貴身着一襲白衣,腰挎雙弓,手挺長槍,大呼一聲率先衝入敵陣,直殺得血染徵袍,所向無敵,高句麗軍紛紛倒退,唐軍士氣高漲,爭搶跟進,斬敵兩萬多首級,高句麗舉國震驚,邊境一帶軍民盡皆棄城逃竄,百里斷絕人煙。太宗李世民聞訊大喜,特別召見薛仁貴,升遊擊將軍,賞賜寶馬玉帛。

大唐名將薛仁貴,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萬叛軍奏凱還?

此時遼東忽然天降大雪,人馬糧草不濟,加上安市守軍據險固守,唐軍久攻不克只好班師。就在撤軍路上,李世民對薛仁貴道:“朕的舊將全都老了,看來日後能帶軍打仗的將領唯你最強,朕不喜得遼東,卻高興能得到你這員猛將啊。”回長安後,加封薛仁貴爲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自此開啓了統兵征戰的輝煌一生,並屢建奇功。

龍朔元年(661年), 北方少數族九姓突厥酋長比粟青叛唐作亂,率十萬鐵騎多次襲擾邊境,氣勢囂張。一時邊關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至長安,唐高宗李治聞訊震怒,詔鄭仁泰爲主將,薛仁貴爲副將,帶兵赴天山拒敵。臨行前李治於內殿爲二將設宴送別,席間李治對薛仁貴道:“聞古人善射者,可力透七層鎧甲,請將軍射五層看看。”薛仁貴二話不說,取弓搭箭射去,弓弦響過,羽箭射穿五層鎧甲,李治大喜,當下取名馬堅甲賞賜薛仁貴,以壯其行。

大唐名將薛仁貴,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萬叛軍奏凱還?

大唐兵馬出長安後,日夜兼程,於三月初飛抵天山腳下。比粟青未料唐軍如此迅速,匆忙率軍對抗,他想以逸待勞,快速殺退唐軍,便從突厥軍中選出幾十名一等一將領率先上前挑戰,自己親率大軍壓後。

雙方一對陣,那薛仁貴身穿白袍,座下白馬,先行來至軍前,朝對面耀武揚威的突厥悍將們喝道:“來將休要猖狂,先試試本將軍箭法如何?”言罷,抽弓搭箭,就聽“嗖”一聲響,對方一員大將倒撞馬下,餘人便是一驚,沒等回過神來,又聽一聲響,另一人也是“啊呀”一聲仰身跌下馬去,身後唐軍立時歡聲如雷。這時薛仁貴三次舉起弓箭,回首問道:“大家說射哪一位好?”後面有士兵搶答道:“就射那個鬍子最長的。”

大唐名將薛仁貴,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萬叛軍奏凱還?

薛仁貴哈哈一笑:“好,對面大鬍子你可要小心啦!”突厥大鬍子將軍一聽嚇得撥馬就逃,還沒等他逃出百步遠,只聽弓弦一響,那支如飛的羽箭直射入他的脊背,箭簇透出前胸,鮮血噴湧而出,這傢伙慘叫一聲,伏鞍而死。薛仁貴趁機大聲喝道:“不想死的便下馬投降!”那些突厥官兵何時見過如此神射將軍,嚇得全都愣在馬上,彼此對視,雙腿發顫,有三名將領隨即下馬跪地請降,後面人見狀大驚失色,紛紛掉轉馬頭就跑,薛仁貴長槍一舉,下令追擊,唐軍頓時如海潮洶湧般殺將過去。正所謂“兵敗如山倒”突厥九姓人馬驚慌之際,前軍帶動後方大部隊,十萬人馬猶如秋風掃落葉,兔走狐奔般倉皇逃竄,比粟青一人哪裏止得住,氣得臉色鐵青,卻也被亂軍裹挾着逃命而去。

這場大戰打的當真來去如風,恍若電閃雷鳴,直殺得突厥叛軍哭爹喊娘,叫苦不迭,跑慢的直接丟了性命,遭俘及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天山腳下屍身枕籍,血染黃沙,青黃的草叢間到處是殘刀斷矛,燒燬的旗幟在陣陣未散的硝煙中獵獵作響,離散的戰馬仰天悲鳴此起彼伏,天地間充斥着久久不散的濃重血腥味。自此,天山九姓衰弱,不復更爲大唐邊患。

大唐名將薛仁貴,如何三箭定天山,大破十萬叛軍奏凱還?

唐軍勝利凱旋迴返時,人馬蜿蜒曲折百里,旌旗一路迎風飄擺,薛仁貴亦是志得意滿,恰如衆星捧月般昂首走在隊伍的前面,四下眺望着陽光照耀下的天山景緻,身後激動的士兵們不由自主開始放聲高歌:“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歌聲豪邁奔放,直衝雲霄,響徹萬里。

後人有詩讚薛仁貴曰:“力射能穿五重甲,守土三箭退番邦。智取遼東神射手,生擒黑山降丹王。飛騎如電闖敵營,迫使渤遼入大唐。將軍忠勇昭日月,英名至今永流芳!”

作者:李廣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祕史」原創制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