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在前不久發佈了一款千元機器——榮耀8X,這款機器的無論在配置還是顏值上都不錯。而這款機器定價僅要1399起,這個定價既有顏值又有配置是不是在做工用料少縮水了呢?今天洋仔就位大家拆解這款機器,看看內部做工到底怎樣。參數配置洋仔這裏就不在述說,想要知道的同學可以自己去搜索瞭解下。拆機有風險!拆機需謹慎!拆前工具:螺絲刀、吸盤、翹片、鑷子、風槍(大功率吹風機)等工具步驟 1首先將機器關機

然後將SIM卡拖用頂針取下

榮耀8X的SIM卡槽採用一拖三的設計(1張電話卡+1張電話卡+TF擴展卡),但是這個和市面上常見的一拖三(1電話卡/TF卡+1張電話卡)還是有點區別的。雖然感覺這個卡託有點長,但是絕對比那種一拖三的卡槽好用。

步驟 2接下來我們進行機殼拆解。使用準備好的風槍對機殼背部邊緣進行加熱處理

然後使用準備好的吸盤和撬片從機身底部將機殼分離

機殼分開縫隙後,將機殼邊緣的黏膠全部分開,分開完後機殼就可與機身分離了

由於機殼上有指紋模塊,所以掀開機殼的時候要小心,千萬不要將指紋排線扯斷了

接下來我們將固定排線BTB的蓋板螺絲卸掉。卸掉螺絲後發現蓋板與支架是一體的,所以將支架上的所有螺絲卸掉拆掉中框後再斷開排線BTB

卸掉螺絲後成功分離,可以看到這塊支架蓋板上有一個振子,振子是採用觸點與尾板相連,而非固定在機身尾板下。

接下來我們將指紋模塊排線BTB斷開,徹底將機殼與機身分離。

成功分離後的機殼、支架、機身。在支架邊緣可以看到有密封膠,在一定作用上有防水、防塵效果。

步驟 3接下來我們對主板機型拆解。首先將電源(1)BTB斷開,其次斷開主板上所有連接的BTB(2尾板BTB;3屏幕BTB;4後攝BTB;5前攝BTB;6傳感器BTB;7同軸電纜)

來看下取下的後攝。後攝採用2000萬像素+2000萬景深像素鏡頭組合而成。

再來看前後像頭的大小對比。前後像頭大小基本差不多,前攝則採用1600萬像素鏡頭。

可以看到主板正面的元器件基本都被屏蔽罩保護着,主板整體佈局也是有條有理。接下來我們將主板取下。由於主板正面重要的芯片都被金屬屏蔽罩焊死保護這裏就不在拆解展示了。

取下主板後我們來看下主板背面,一個大大的SIM卡槽和一個金屬屏蔽罩將主板背面佔滿。這個金屬屏蔽罩可以拆開,裏面是麒麟芯片和閃存芯片(從塗滿散熱凝膠的屏蔽罩上就可以斷定這裏是重要的“心臟”)。

打開屏蔽罩後可以清晰的看到上方的芯片則是閃迪128Gemmc5.1閃存芯片;下方的這是麒麟710及鎂光6GB RAM芯片;下方最小的那顆芯片則是麒麟HI1102芯片(集成藍牙、WiFi等功能),

換個角度來看下麒麟710及鎂光6GB RAM芯片。可以看到這顆芯片有明顯的疊加縫隙,麒麟710芯片則被封裝在鎂光6GB RAM芯片下。

主板基本看完了,接下來我們看下機身主板位置部分,可以看到基本也沒有多餘的元件,接下我們將聽筒部分用鑷子取下。

這顆聽基本還是傳統的做法,但是邊緣用了泡棉,這裏不是能起到一定防水效果不知道,但是最起碼起到一定防塵作用。

步驟 4接下來我們拆解尾板,將連接尾板的BTB及同軸電纜線斷開

其實底部也做了泡棉防塵處理,在拆解支架時可以看到支架對應尾板的一些部分都貼有泡棉膠。看來部分細節還是很在用心的。

接下來我們將左側的揚聲器模塊用鑷子取下

揚聲器模塊並不大,音腔體積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麼特點,但是在音腔開孔處也做了防塵處理。看來對於防塵方面做得還挺到位。

接下來我們將尾板取下

取下小板後可以看到USB數據接口焊接處採用了點膠工藝處理,這種做法就是防止進水短路及氧化。

再來看下機體小板放置的位置。可以看到USB及耳機插孔模塊位置都有泡棉處理。看來榮耀8X在防塵方面非常在意,做的也非常到位。

步驟 5接下來我們拆解中部電池。大家都知道華爲榮耀電池部分拆解不是那麼簡單,這款榮耀8X的電池也不是那麼容易拆下,因爲沒有采用快拆裝置。

接下來我們將機器放到加熱器上進行一段時間的加熱,使其電池下的黏膠溶開後在進行拆解。

費了一點時間終於將電池拆下了,電池採用Murata製作,容量爲3750毫安

再來看下電池與機身位置。在機身電池槽位置有大量的雙面黏膠,看到這些黏膠你就知道電池爲什麼不好拆下了吧。

步驟 6接下來我們拆解剩下的屏幕部分,將屏幕邊緣使用風槍加熱後,在使用撬片輔助將其分離。

屏幕邊緣的黏膠被分離後,將電池槽中粘着的屏幕排線撕開

屏幕成與中框進行了分離。可以看到中框屏幕槽內有大量的石墨烯貼紙,這應該是有利於屏幕散熱做的處理吧。

取下屏幕後可以看到頂部的距離感應器及光線感應器模塊,上面還有個膠墊,這個膠墊要丟了,估計你的距離感應器及光線感應器就會失靈了。

接下來看看屏幕,相比cog封裝屏幕來說cof封裝屏模塊佔得位置是在太大了。

這就是cof封裝核心

來對比下cof與cog封裝屏幕的區別。是不是感覺cog封裝的屏幕上沒有多少元件呢。或許是考慮成本的問題才採用的,但是雖然有大體積但是對屏幕沒有任何影響。

步驟 7拆到這裏基本就拆完了,最後來張全家福。

總結從拆解難度上來說基本沒什麼難度,但是機殼分離要注意,不然指紋排線就會被一不小心扯斷。機體內部整體佈局中規中矩,在支架與中框位置採用了大量的泡棉防塵處理,小板USB及耳機模塊下也有泡棉防塵處理,在防塵方面做得非常到位。這款機器定位到千元的價格還算可以,機器散熱、主板元器件保護、主板加固等都做得不錯,加上顏值的外表和價格這款機器來說確實不錯。至於這款機器在性能方面怎樣,洋仔這裏不做評論,每個人使用機器的操作方式、習慣、環境等不一樣,所以機器呈現出的性能也不一樣。要想知道好不好用,那還得你親自去體驗後才知道。拆機有風險拆機需謹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