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她继承了祖辈传下来的上百年豆制品技术,在山村里做起了豆制品加工作坊。与别人家不同的是,除了在选料和制作工艺上严格要求外,在生产过程中,她还按照祖辈传下来的“规矩”,在每个豆干制品上加印了一个特殊的“标记”。她说,因为有了这个特殊标记,她家生产的豆制品才会始终畅销山村,而且从不会被仿冒。图为8月17日,年近7旬的汪阿姨在给准备上市豆腐干称重成统一包装,4斤一袋。

她叫汪白豆,今年68岁,是安徽歙县山区农民。汪阿姨说,做豆制品是她祖辈流传下来的技术,到她这代已经有4辈人,上百年的历史了。因为做出的产品味道好,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为了防止被别人仿冒,祖辈上还特意在豆腐干制品上加印了一个如同商标似的特殊“标记”。

汪阿姨说,在豆制品上加上标记,这是祖辈们的发明,就如同现在企业给自己的产品做上商标一样。产品做的好,消费者品尝后自然喜欢,这样慢慢地就有了市场,有了口碑。“祖辈在豆制品上印上了这个标记,其实就是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产品质量。别看标记很小,但这是一种责任意识。”图为8月17日,汪阿姨的老伴,今年70岁的“帮工”汪植民在展示汪阿姨制作的豆腐干上刻着的标记“垣”字。

图为8月17日,汪阿姨的老伴,今年70岁的“帮工”汪植民在展示汪阿姨制作的豆腐干上刻着的标记“垣”字。

因为重复使用,当年流传下来的标记多数已经破损。汪阿姨说,如今豆制品被大量使用在山村的“红白喜”事的宴席上,所以她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制造了一些自己专属的新标记,如包涵有吉祥、喜庆意思的“福、禄、寿、喜”等。

豆制品吃着容易,做起来难。汪阿姨说,做豆制品从泡黄豆开始到成品,期间总共工序有20多道,所以很辛苦,也很累。“深夜就要起来把选购好的优质黄豆给泡上水,因为室外温度不一样,冬天和夏天浸泡黄豆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

为了赶上早市,这些年来,无论春夏秋冬,她每天都要在清晨5点多就要起床。然后烧火,打豆浆……

图为8月17日清晨,汪阿姨把浸泡好的黄豆打成豆浆。在这一道工序里,分离出来的豆浆成了制作豆制品的原料,而分离出来的豆渣则成了喂猪的上好饮料。

据了解,汪阿姨家的豆制品作坊,在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天能加工到150斤黄豆。“这几年不行了,受市场上机器加豆制品的冲击,现在一天只能加工黄豆20斤了。”汪阿姨的老伴汪植民介绍,虽然生产量下降了,但他们依然是用祖传的方法挑选原料和精心加工。

因为做豆制品工序多,辛苦,也很累,所以老人的子女纷纷选择了外出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家里传承这门上百年的老手艺。图为8月17日,汪植民老人将做好的豆腐切成小块,然后准备加工成豆腐干。

在这间古老的豆制品作坊里,汪阿姨和老伴一直忙碌了30年,虽然时代已经快速发展,但老人生产作业所用的工具,基本上还是处于以前的状态。

图为8月17日,汪植民老人在作坊里忙碌的情景。

因为年龄的原因,汪阿姨说,他们也想办法减轻自己的劳动强度,但是因为生产工序的不同,绝大多数时候还是需要人力来做,靠手工完成。图为8月17日,在作坊一角放着一台手压千斤顶。老人说,有了这台千斤顶,他们工作起来会省了很多力气。

当老伴在作坊里忙碌的时候,汪阿姨则带着称好重的豆腐干来到村口,赶上早晨6:30分的第一班农村班车,将产品捎送到镇上合作的门店。汪阿姨说,自从镇上有了销售门店后,她每天都要在这个时间,将产品捎送到班车上。“如果不赶上第一趟进城班车,就会影响对方的生意。”

将进城的产品送到班车上后,汪阿姨又匆匆忙忙返回生产作坊。她说,早晨是最忙的,除了生产外,一般村民都习惯了在早晨来购买豆制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