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记者讲好故事丨那一刻 , 我在现场!

笔力可扛鼎,无悔写春秋。11月9日晚,梅州市新闻界庆祝第十九个记者节暨“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在梅城举行。来自市直、各县(市、区)新闻单位以及央广梅州节目制作室的16名记者、编辑和主播一一上台,讲述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新闻故事,以形象鲜活的事例、情真意切的讲述、感人肺腑的语言,呈现当代新闻工作者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景象,展现我市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发展和可喜变化。特摘登部分记者的演讲内容,与新闻战线的同行以及读者朋友共同庆贺第19个记者节。

梅州市广播电视台贺晓博:

走遍天涯海角 还是爱这彩色梅州

我是山西姑娘,有着北方人“仗剑走天涯”的性格。毕业后,曾在西藏和海南三沙留下电视新闻人的身影。从最高的“世界屋脊”到最偏远的“南海明珠”,我带着我的“电视梦”一路前行,只想为自己的梦找一个“家”。

去年8月,我和梅州相遇。在之后的一次次采访中,我发现梅州有着更为丰富的绚丽多彩!

红色,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年春,我到五华县安流镇采访陈春文老人。老人在临终前交代儿子,一定要帮自己上交“最后一笔”党费。当我走进他的房间,看到书柜里有一摞厚厚的、已经泛黄的《党费证》时,热泪盈眶。这位党龄62年的老党员,将他所有对党的记忆都保存了下来。他对儿子说,党员是进行了宣誓的,宣誓了就要守住承诺,说到做到。

金色,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今年9月,我参与到首届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录制。几天的录制工作伴随几天的失眠。深夜里,我反复琢磨语言的表达和动作表情的演绎,只想把梅州最好的形象传播给全国亿万观众。节目录制中,只要能展示梅州的,再难再苦我都要让自己去尝试。期间,在大埔双髻山拍摄柚农采摘场景时,要走下六七十度陡坡的柚林。可右边是狭窄的斜坡路,面前是深深的崖壁,脚下是松散的沙子,只要一滑就可能掉下去。这一次,我选择坐着滑下去,有了第一次“滑山”的采访经历。当节目播出的那一刻,我满满的都是自豪。不为自己,而是看到了金色梅州。

绿色,是生态与人文的交融。在梅州首届马拉松赛持续4个多小时的融媒体直播中,我在起点和终点进行连线报道。在终点采访全程马拉松冠军的时候,我问他中途有没有想过放弃,他很坚定地说,没有!他说,一路有那么美的风景、宽敞整洁的赛道和不停为他鼓劲的群众,他只有越跑越带劲。

那一刻,我骄傲地说:“是的,这就是我们大梅州!”那一刻,我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就是多年来一直找寻的归属感。(张柯 整理)

梅州市广播电视台《民生820》记者巫婉超:

尽力守护每个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部门有一个“老传统”:每个记者在出门采访时都会准备一些空的红包袋。因为我们随时要给采访对象包红包。多的时候,有记者将整个月的工资都掏了出去。

2013年,我曾采访过一位父亲。为了给孩子治眼睛,他没日没夜地干苦力,结果自己得了鼻咽癌。因为没钱治疗,半年内病情迅速恶化,但他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的眼睛。采访时,他的妻子紧紧地攥着家里仅有的几百块说,那是给丈夫打止痛针的,希望丈夫走的时候没那么痛。我问她,那你们一家老小吃什么呢?他们全家都哭了,我也跟着哭,一旁的摄像记者也在抹眼泪。采访结束时,我们将身上的所有钱都掏了出来,希望能给这个急需救助的家一点点支撑。

新闻播出后,这个不幸的家庭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热心观众的帮助。在得知孩子将被送去治眼睛的时候,这位父亲从病床上爬了起来,挣扎着向大家下跪。来自各方的爱让孩子的眼睛得到了治疗,这位父亲最终安心地走了,这个家也从困境中慢慢走了出来。

我想,我一辈子也忘不掉这位父亲在病床上的那一跪。那一跪影响了我的记者生涯,我的新闻理想不再仅仅是社会正义,而是希望能尽力守护每个需要帮助的人,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有温度的记者,做有温度的新闻。(刘晓娟 整理)

梅州日报记者丘儒:

用行走的镜头讲述梅州故事

我是个党报的视频记者,不同于传统纸媒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也不同于电视台记者,更不等同于电视台的摄像。一名好的视频记者是怎样炼成的?新媒体平台的爆款产品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关于这些问题,我在参加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和梅州马拉松比赛的报道过程中得到了生动的答案。

在做丰收节报道时,我从过往的爆款产品中倒逼采编流程,对报道事宜进行充分研判,打好提前量,兼顾用户需求和传播规律,做好分镜头脚本,以确保去到现场能把握好每一分钟,拍好每一个镜头。得益于充分的准备,我在丰收节新闻现场的每一次跑位都及时而精准,在竞争中成功突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创作的一系列丰收节短视频产品,通过我们的新媒体平台发布后都取得不俗的成绩,两天内有3个产品获得10万+点播量,赚足了眼球,也大大增强了我的信心。在之后的梅州马拉松比赛报道中,我如法炮制,收获大数据大流量的同时,也印证了“只要心里装着用户,了解用户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点,就能做出爆款”这条定律。(李盛华 整理)

梅州日报记者王丽莉:

感受新闻里的 温度与力量

从业几年来,我接触过不少特殊困难群体。我们通过救助报道,每年都能为大概30户困难家庭筹得共500多万元爱心款,凝聚社会力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这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新闻是有温度有力量的。

2016年12月的一天,我们接到报料说23岁的小芬得了白血病,但她的父母不肯送她去医院治疗。小芬还通过网络告诉我,她脚肿、耳聋、肚子也变得很大且会痛,认为父母虐待她,甚至为此报警。小芬的父母为什么不送她去医院治疗呢?难道真的这么狠心吗?带着疑问,我们来到了小芬家采访。小芬的父亲说,他共有4个孩子,小芬排行老二,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一间小小的理发店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只能找了个退休的老中医为小芬应急治疗。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小芬的父母并非不关心她,也给她买了不少药品和营养品。因怕她会想不开以及担心外人对其造成不良影响,父母还一度向她隐瞒了真实病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先后采访了小芬、小芬的父母、邻居、当地警方,了解事件真相。报道刊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社会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帮小芬一家筹集了10多万元的爱心款,小芬得以入院接受正规治疗。当我到医院将热心人士委托转交的爱心款送到小芬手中时,小芬的父母哽咽着连连道谢。

记者的使命是追求真相,但真相往往隐藏在许多表象的背后。我要是只采访小芬和她的朋友,就有可能偏听偏信,就不能反映这件事和这个家庭的真实面貌,就可能冤枉一对无奈、无辜的父母。这样的新闻是有害的新闻,这样的记者是不合格的。在这次采访报道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做新闻这一行的温度和力量。(李盛华 整理)

蕉岭县电视台出镜记者、播音员马跃:

好记者要心有百姓

什么是好记者?关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多,也搜索了许多答案。纷繁多样,各有侧重,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曾直击我内心。我妈妈曾说:“你是一名记者,好好工作就是别骗人。”后来有一位种田的老伯这样说:“好记者啊,就该帮老百姓说话,好记者就是要说跟老百姓有关的事。”

民国初期三大记者之一黄远生曾说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作为新时代的新闻人,我还要加一“能”就是“能说”,我们要说百姓所说。

2013年5月19日是一个让广福人难以忘记的日子,百年一遇的洪水冲进了广福。接到消息后,台里的一名老记跟随第一批消防官兵奔赴受灾现场。在朦胧天色中洪水肆意地咆哮着,村庄无一幸免。桥梁、堤围被冲毁,几百户群众在睡梦中被洪水包围。一位老人就坐在自己家门前的一个高坡上眼睁睁地看着洪水冲倒了自己的家,束手无策抹着眼泪。那位老记说他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现场记录下来。接下来的几天,全台记者连续作战,共采播了100多条反映灾情和抗灾救灾复产新闻。通过我们的报道,来自各级政府和四面八方的爱心汇成一股股暖流涌向灾区,感动着灾区人民,感动着每一颗跳动的心。

站在百姓的身后,我们不需要掌声,我们只想要老百姓踩着一路芳香回头眺望的时候露出微笑。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张柯 整理)

梅州日报记者郑炜梅:

这一路有过数不清的感动

你见过只剩一个包子也要打包走却裸捐了亿万身家的人吗?你见过明明可以享受优渥生活却卖别墅租房子,出门只坐地铁搭公交,在香港每月花费竟然不到三千的人吗?

我见过也曾经采访过。他,就是被誉为“百校之父”的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今年7月10日,田老安然辞世。当天,我就找了老师、医生、基金会、同乡等等曾经和他有过接触的人,还原了他对慈善事业尤其是教育事业的热爱,了解到他的捐建项目遍及祖国各地,对此,他说,“钱财都是身外物,看到一栋栋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听到万千学子的读书声,精神上的享受也比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7月22日,田家炳先生告别会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作为家乡媒体记者之一,我提前两个小时赶到现场,来到时候礼堂里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海内外赶过来参加告别会的人们。由于座位有限,厅内只能容纳1600人,但各界前来送别他的人远不止这个数,很多人就在厅外通过直播送别他最后一程。

采访田家炳先生的传奇故事让我深深领略到他的个人魅力,让我看到了“大爱无疆”。因为他相信“希望在教育”,所以他几十年如一日捐资助学,他的无私奉献与坚持令人钦佩。

这只是我6年采访中一个很细小的片段。感恩我的职业,让我有机会用笔尖记录时代,记录我们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李盛华 整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