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的高級將領在抗戰時期有沒有軍銜呢?

答案是有的。

我軍最高的軍銜是朱德朱老總,中將加上將銜,什麼意思呢?這就要先說說國民革命軍的軍銜制度了。

國民革命軍的最高軍銜是特級上將,相當於我軍的大元帥;下面是一級上將,相當於我軍的元帥;再往下是二級上將,相當於我軍的大將。

那麼,這個中將加上將銜是個什麼東西呢?很簡單,就是名額的問題。

在任何國家都是一樣,高級別的軍銜人數都是有定額的,像我軍的十大元帥、十大大將,國民革命軍的一級上將一開始只授予了9個人(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陳紹寬),二級上將的名額是22個。

但是到了抗戰時期,軍功成爲最重要的資本,這個名額就不夠用了,爲了表彰非常優秀的中將,就額外設了箇中將加上將銜,名義上還是中將,但職權是上將,等上將的名額空出來了,再正式晉升爲上將。

朱老總作爲我軍最高統帥,暫時給箇中將加上將銜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後來一直沒有轉正,就是老蔣太小心眼了。

另外,劉伯承與賀龍在加入紅軍之前,也曾經是中將加上將銜,當時的身份是國民革命軍軍長。

再往下是中將,共授予了十位:周恩來、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葉挺、葉劍英、蕭克、郭沫若、宣俠父。其中八路軍有八位,新四軍有一位,還有個郭沫若,當時在國民政府軍委政治部三廳當廳長。

這個比例,跟我軍1955年授銜基本上是一樣的,十大元帥有九位出自八路軍,新四軍只有一個陳毅陳老總。

1937年剛組建時,八路軍總兵力4.6萬人,新四軍只有1.05萬,而且大多是散兵,跟八路軍一個師都沒法比,所以在授銜時,國民政府也是以八路軍爲主,新四軍只有一個葉挺作爲代表。

其實,新四軍的政委項英也應該授中將,因爲葉挺是空降來的,新四軍這幫人真正的老大,其實還是項英,堪稱新四軍的精神支柱。話說如果項英沒有過早犧牲的話,1955年新四軍就應該有兩個元帥了。

那麼,老蔣給項英授的什麼軍銜呢?答案是少將,太小氣了。

在當時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共授予了20名少將,級別參差不齊,既有後來的元帥聶榮臻、徐向前,也有大將徐海東、黃克誠、陳賡,還有上將張宗遜、王震、彭紹輝、陳伯鈞、陳再道、周士第、陳錫聯、王宏坤,甚至還有後來的中將倪志亮。

另外還有在1955年授銜前犧牲的,或是轉入地方工作的,比如項英、左權、陳光、盧冬生、周昆、王維舟。

可不要小看少將,在國軍中等級森嚴,你要穿着國民黨少將軍裝,走在大街上,絕對沒人敢攔你,隨便你囂張。

客棧前幾天也講過一個故事,1939年,毛主席安排給徐海東一個任務,祕密保護劉少奇去新四軍總部,一路上,劉少奇化裝成徐海東的祕書,躲過不少明槍暗箭。但在洛陽出城時,被國民黨憲兵隊攔下,要搜查。徐海東當時是少將,穿着國民革命軍少將軍服,“趾高氣揚”地往憲兵隊長面前一站,不用說話,憲兵隊長就嚇壞了,趕緊放行!

再往下是上校,比如楊勇、楊得志、宋時輪、賀炳炎、王尚榮、郭鵬等等,基本上是八路軍的團級幹部,後來大多是我軍的上將、中將。

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