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胆固醇一直被认为是食物中的“坏东西”,会危害人体健康,不少人要和它划清界限,采取少吃为妙,不吃更好的策略。

那么,胆固醇真的这么一无是处吗?

本期BTV养生堂头条专栏,特邀北京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夏萌,和你聊聊胆固醇的功与过,并告诉你如何科学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吃出健康。

1.不吃含胆固醇的食物,会加速脑部退化,导致智力下降

其实,胆固醇本身不是什么坏东西,它对于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胆固醇就没有生命。

首先,大脑里面有大约30%的成分是胆固醇。如果不吃含胆固醇的食物,会加速脑部退化,记忆力会衰退,思维能力下降,智力也会逐渐下降,容易诱发老年痴呆症。

其次,胆固醇是人体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占生物膜重量的20%-30%。胆固醇还是合成维生素 D 以及某些激素的原料,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激都是类固醇激素。没有胆固醇,男性容易ED(勃起功能障碍),女性雌激素减少甚至闭经和不孕症。

所以说,人体是需要胆固醇的,虽然肉类、蛋类、鱼类中的胆固醇含量比较多,但是它们是人体平衡膳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如果过分限制,可能还会同时限制了其他有益营养素的合理摄入。

2.为什么有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之分

既然胆固醇对人体是有益的,那么为什么还有好坏之分呢?

胆固醇属于脂类,不能直接在血液中流动,而是需要与不同的运输工具结合后才能在血液中流动。因为运输工具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去向,就产生了不同的后果。

在血液中运输胆固醇的工具是脂蛋白,常见的有六种,按体积从大到小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

当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之后,会把胆固醇运送到身体需要的地方,比如血管内皮细胞发生了损伤,低密度脂蛋白就需要把胆固醇运送过去修复损伤的部位。对于正常人来说,低密度脂蛋白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不会给血管添堵的。

但要是体内的自由基过多的话,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一旦被氧化,身体会调动巨噬细胞把它给吞噬留在血管壁上沉积下来。时间长了,血管管腔会慢慢变得狭窄,造成血管的堵塞。这就是为什么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坏胆固醇”的原因,胆固醇本身并没有错。

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工作任务与低密度脂蛋白不一样,高密度脂蛋白是与血管里的胆固醇结合,并运输回肝脏进行代谢,这样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的安全卫士,就称之为“好胆固醇”。

所以,胆固醇本身是不会损害健康的,而是要看血液里的胆固醇是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中,还是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中。

血液循环不良食物3.如何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膳食胆固醇并非是血液中胆固醇唯一的来源,体内胆固醇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外源性来源,也就是通过食物吃进去的,还有一种是内源性来源,通过体内自身合成(主要是肝脏)。

一个轻体力劳动的成年人,一般一天需要1300-1500mg胆固醇,其中人体自身大约合成1000mg胆固醇,另外每天从食物中摄入300-500mg。

不少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明明已经严格控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了,比如吃鸡蛋时光吃蛋白不吃蛋黄,以前很喜欢吃的动物内脏现在也几乎不碰了,但胆固醇的水平还是降不下来。

想要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仅仅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是不够的。因为除了直接吃进去的胆固醇,人体自己还会制造出胆固醇。如果白天吃进去的胆固醇不足,或者身体对胆固醇的需求增加了,为了维持体内胆固醇的平衡状态,就需要合成更多的胆固醇。

他汀类的药物有助于降低血脂,这种药物影响的是肝脏合成的部分,也就是内源性胆固醇。但如果一边吃降脂药,一边还严格限制膳食胆固醇的摄入,身体中的细胞会因为缺乏胆固醇而出现细胞膜的破损。

很多人觉得,吃药比控制生活方式简单,饮食控制好痛苦。

其实,在选择一个治疗方法时,最重要不是考虑操作是否简单,而是考虑这样的治疗到底是“治标还是治本”。

降血脂,光靠吃药是不行的。用药物的观点去解决营养的问题,往往会事与愿违。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各种需求也不同,没有任何一种天然的食物就能解决高血脂的问题。

血脂高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是雪上加霜,如果你正被高血脂的问题困扰,试过了各种方法也不能控制好血脂,可以点击下方专栏订阅夏主任的名医指导课《吃的科学/解码血脂——三高肥胖高阶课程》,跟着夏萌主任一起全面解码脂肪和血脂,找准自己血脂高的真正原因,并学会自我调理高血脂。

如果你身边的亲人朋友中也有高血脂患者,强烈建议你把这门课推荐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