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道教分化成好几个派系,到了清朝末期,道教的最大两个派系分别是正一派与全真派。正一派历史悠久,由东汉时期的张道陵创建。张道陵创建正一派后自封张天师,自此之后,张天师成为张道陵嫡系后裔的专属称呼,并在元朝时期被官方承认,“天师”称号传到民国年间一共传了63代。

第63代天师名叫张恩溥,他是民国官方承认的63代天师。因为得到了民国政府承认,所以张恩溥在1949年时选择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今天我们就来说说63代“天师”张恩溥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后的结局。

江西上清镇有一座“嗣汉天师府”,这座天师府就是正一派掌教天师居住的地方。天师府位于江西龙虎山下,正一派所有的天师都曾在这里讲经传道,包括63代“天师”张恩溥,江西龙虎山也由此声名远播。

张恩溥出生于1904年,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62代“天师”张元旭。张恩溥是张元旭的长子,张元旭羽化之后天师之位自然落到了张恩溥身上。1924年,年仅20岁的张恩溥继承天师之位,掌管天师道的玉印、法剑,成为正一派63代“天师”。

张恩溥是正一派天师,按理说应该超然物外,不问世事,但他却一直与国民政府走得较近,甚至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担任了20军副军长。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节节败退时张恩溥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从此远离了龙虎山。

张恩溥逃到台湾时带去了正一派的两件祖传“法宝”,也就是象征天师地位的玉印以及法剑,并且还把自己的长子张允贤带到了台湾。张恩溥与张允贤到台湾后一直生活在台北,在台北重新创建了“台湾道教会”,并重建了“嗣汉天师府”。

张恩溥坚持在台湾传播正一派道教,客观来说,他的此举发扬了祖国的道教文化,对道教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张恩溥还利用自己的身份率领访问团访问了东南亚国家,在那里传播道教,提高了道教在国际上的地位。

1966年,张恩溥在台湾建立“中华道教总会”,开始向国外传教布道。张恩溥虽然在台湾广为传教,但对他来说台湾毕竟是异乡,远离正一派的祖坛龙虎山,因此张恩溥一直过得郁郁不得志。晚年的张恩溥思念家乡龙虎山的天师府,他渴望回到大陆,渴望回家乡的龙虎山看一看。

晚年的张恩溥在台湾期间利用自己的身份维护了祖国的和平统一,通过道教的影响力为两岸和平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位爱国人士。1969年,张恩溥羽化,终年65岁。

值得一提的是,张恩溥虽然是名正言顺的63代天师,但是在他羽化之后64代天师该由谁继承却引来了争议。按理说,张恩溥长子张允贤最有资格继承64代天师,可惜他早逝,这就导致天师之位空缺,最终由张恩溥的堂侄张源先继承,张源先也自称64代天师。

不过,张源先的争议也很大,目前,63代天师张恩溥之后谁是正统的64代天师还有待考证。

参考资料:

《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