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熱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中,日本的艦長隨同燃燒的航空母艦一同沉入太平洋的海底,相信這樣的一幕場景也是震動了很多人的內心,而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我們也都看到很多海軍的艦長會放棄逃生機會,隨沉沒的軍艦一起沉入海底,那麼爲什麼這些艦長會這樣做呢?
實際上對於軍人而言,他們手中的武器裝備就像是他們的夥伴一樣,很多軍人在退伍交還自己的槍械時總是會痛哭流涕,因爲這些武器裝備陪伴了他們的軍旅生涯,而當他們要和這些武器裝備離別的時候,就像是失去了一個老朋友一樣,而對於軍艦的艦長而言,一艘軍艦不僅像他們的朋友,更像是他們的孩子一樣,當他們要永遠失去這艘軍艦時,心中自然會湧現出不捨之情,他們在自己的軍艦上生活作戰,早就已經和軍艦培養出了感情,而當他們的軍艦要永久沉入海底時,相信所有人都會感到不捨,因此這些艦長才會陪同自己的軍艦一同沉入大海,這也算是和軍艦永久相伴在一起。
而另一方面軍艦也被稱爲流動的國土,一艘軍艦實際上就代表了一個國家,而艦長作爲軍艦的最高負責人,他們對這片流動的國土有着管轄的權利,如果在艦長的手中,這艘艦被敵方擊沉,也就意味着他們喪失了這片流動的國土,而這樣的行爲對於每一個軍人而言都是莫大的恥辱,對於海軍的艦長自然也是如此,他們即便回到了港口,也沒臉見人,所以只有陪同軍艦沉入海底。
而在歷史上這樣的場景並不少見,中日甲午海戰中,致遠號的艦長鄧世昌就陪同軍艦沉入了黃海底部,而鄧世昌也作爲民族英雄被中華兒女永久銘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