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是世界经典电影大爆发的年份。

其中有一部中国电影这些年来一直躺在我的硬盘里。

与它一起被我分在同一组的该年中国电影有:

《活着》,《霸王别姬》,《大话西游》。

只是,和这三部电影后来的地位不同的是,本片渐渐地名头却没了下去。

豆瓣上,那三部电影最少的也有30几万人评价,而本片却只有不到3万人评价。

但在这几部电影中,本片的豆评却仅次于《霸王别姬》,达到了9.4分。

即使放到今天来看,本片的尺度依然贼大。

在它面前,《我不是潘金莲》算是很温和的了。

只是本片的片名,咋一看有点土,甚至有着春晚小品名的既视感:

《背靠背脸对脸》

有人说,放到今天,本片可能无法上映。

我倒是对此保持乐观态度。

毕竟如今《我不是潘金莲》,《我不是药神》这种尺度的也能上映。

况且,当年《背靠背脸对脸》还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导演奖(黄建新/杨亚洲),已经辞世的主演牛振华当年还获得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影帝。

改编自刘醒的小说《秋风醉了》的本片,到了今天,在豆瓣上依然是两位导演黄建新与杨亚洲分数最高的作品。

对于杨亚洲来说,本片是他的导演处女作。

而黄建新当年拍的作品,就充满了浓浓的讽刺,黑色幽默的意味。

例如在1985年,他就拍出了《黑炮事件》:

工程师赵书信酷爱下棋,有一次出差回来却发现自己的棋里,丢了一颗黑炮。

情急之下,赵前往邮局发了一封电报给旅馆,寻找棋子,电报书:丢失黑炮301。

由此,引发邮局怀疑,上报公安局,形成了“黑炮事件”。

而此后赵书信的工作更是大受影响,手上接的项目受阻,被调职调查。

及至最后,领导才发现:原来所谓的黑炮,就是一颗棋子。

回到《背靠背脸对脸》,本片在IMDB上只有7.7分。

这倒是很能理解了,因为这部电影的内容,只有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体会,老外哪懂这些。

就拿在办公桌前看报纸泡茶抽烟这种事来说吧。

老外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个人怠工的工作状态。

但我们却能一下子反应过来:

这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且还体现了一类机构的工作特质问题。

在那1994年,这情境带来的代入感相信更强烈。

《毒枭》将毒品战争这事描述为现实魔幻主义。

虽然题材大不相同的,但我觉得《背靠背脸对脸》也可以用现实魔幻主义来形容。

现实的是:这片子里面讲述的职场,官场之争,到了今天也依然在发生。

魔幻的是:怎么就会有人头脑那么好使,能想到那么多阴招阳招,而这样的才华却被用来勾心斗角。

后宫三千佳丽之争,是为宫斗剧。

政客的政坛之争,是为政治惊悚片。

而《背靠背脸对脸》这机关职场之争(员工,中层干部,官员),则成了职场生存记加官场现形记。

那背与脸,片中有这样一个事件:

文化馆副馆长,兼代理馆长王双立接上级冷局长通知:你会有一个新上级马馆长。

冷局长提道:老马携家带口的,你给安排个公住房吧。

王馆长心里不爽,却依然一脸笑容地捅自己的会计一刀:

李会计最近买了私房,他可以搬离那套公房,让马馆长住。

这一下,给上级和新上任的马馆长卖了人情。

但是,王馆长还要两边吃。

回头,他找到李会计,另一套说辞:

新来的马馆长看上了你的房子,让你腾出来。

一下子,还未见面的李会计和马馆长就站到了对立面,而王馆长此时也有了一个同盟。

脸对脸时候笑呵呵,背靠背时捅一刀。

最近《大江大河》里面,说道80年代大国企里的通病:因人成事,因人废事。

在《背靠背脸对脸》里,更是将此揭得体无完肤。

一个当了N年文化馆代理馆长的王双立,就是上不去正馆长之位。

领导先后给他空降了两个上级当正馆长。

第一个空降的马馆长年龄较大,领导这么安慰王双立:

你别气馁,至少你有年龄优势嘛。

马馆长被王双立搞倒后,领导则安排了一个年轻的阎馆长。

这次,领导还架空王双立,让阎馆长一手抓文化馆里的财务,人事,业务。

领导这回话中还得做好人:

你很不错,为了减轻你的工作负担,小阎会来担任馆长,你好好配合他。

所以啊,如果说看一个人要先看到优点的话,那么王双立这人就是(在职场中)生存能力足够强,混江湖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跟领导相处是八面玲珑,心里再不爽也从来副不得罪;

跟同事友好团结,例如临时工猴子只服他,会计也是他的人。

一个单位里面,做到谁都喜欢应该是不可能的,但王双立能做到让大部分人都站在他那边。

王双立做事也机灵,还颇具手段。

建个歌舞厅,硬是搞得有声有色,获得领导交口称赞。

而这件事,还能被他拿来做为整对手的工具。

这个人,用旁观者的话来说就是,情商很高。

用职场的话来说就是,城府很深。

有能力,有手段,虽然大多用在非正道上(也是环境所迫,周边的领导也这样,他能咋办,本片讽刺的,还是一个群体)。

这其中,则有我们才能体会的味道。

例如说话。

一些讲述中国古代官场或商场的小说中,说话人讲话经常讲一半,是为暗示,剩下的则由听话人自己体会。

能体会的,就是懂门道的,例如胡雪岩就是其中的高手。

或者是,明着帮你说话,实则是让你下不来台;

还有,指桑骂槐。

王双立,就把这一套玩得淋漓尽致。

马馆长一到任,开会的时候,王双立就这么热情地介绍马馆长:老马同志,过去专门跟农民大哥打交道,抓火葬,妇女结扎抓得很有办法。

王馆长说的是事实,马馆长无可反驳;

但这话明明是在灭你老马的威风,老马又不好当众指出,万一别人说你小鸡肚肠,太过敏感怎么办?

再看做事。

王双立善于策划。

冷局长要把女儿塞进文化馆工作。

王双立就对社会进行公开招聘,找来10个评委,加上报名的应聘者一起陪着冷局长之女面试,走个过场还要名正言顺。

不如人算的是,冷局长的女儿又不来考试了。

而报名参加考试的应聘者们,又一个个都通过关系塞条子进来。

咋整,谁都不能得罪,还不能把人招进来,不然下次冷局长的女儿就没位置了。

王双立脑瓜子一转,有了:他跟十个评委一起,串通了一套打分办法。

最终,参加面试的应聘者得分相同,面试无效。

还有借花献佛。

王馆长找建筑公司盖歌舞厅,合同签完后,人家老总(年轻的张嘉译扮演)要给王馆长意思意思。

王馆长高明了:

用老总的钱,在馆里做了顺水人情

—李会计搬家,这笔钱拿出一部分给他装修新家,剩下的,您就组织我们馆里的同事去旅游一趟吧。

黄建新那讽刺,实实在在地揭下了这些人脸上,那贴着“智慧”的虚伪假面具。

这种中国式智慧,在片中被黄建新以全景地形式勾勒而出:

先是让观众知道王馆长要搞马馆长。

然后,手段一招接一招的。

先搞马馆长的人老罗。

老罗为领导买一张办公桌,又自己买了一张椅子,把金额做到一张发票里。

李会计查证后,王馆长却示意:

先压着不要说。

待到发工资那天,等着老罗现场闹事的时候,李会计接受王馆长示意,才真正把老罗报私账的事在大家面前捅出来。

这一来,整了老罗,老罗又是马馆长的人,于是,下不来台的,还是马馆长。

接着是直接整马馆长。

王馆长联合建筑公司,找市里来检查歌舞厅工地的垃圾,留出来清理垃圾的时间有限,而建筑公司又不愿意配合。

待到马馆长被上级责备办事不力之时,王馆长在装模作样地出现,提出一个“高招”:

垃圾压根就不用清理,咱用塑料布围起来,前来检查的人就看不到了。

还有为拍领导马屁,领导秘书提议在文化馆办一个抗洪防涝摄影展。

而策划的时候,王双立故意选择了这样一张照片展示出来:

你这不是损领导嘛?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艰苦卓绝,你领导打伞?

而这事,领导骂的是谁?

当然是王双立的对头:马馆长本人了。

这一招招过下来,马馆长倒台了,苦得直呼:

你们城里人套路深啊,玩不过你们啊。

上面也说了,《背靠背脸对脸》并不只是讽刺王双立为代表的一类人,而是在那个机构里面的一个群体。

它的格局,如果在这个角度来说,是大的。

这个格局,甚至是延伸到机构之外的。

就如当初冷局长打电话到王双立家,要他照顾自己女儿面试的事。

王双立的太太就在旁边对着空气,上演了一出拒绝送礼的独角戏。

马馆长退了后,年轻的阎馆长上任,又压在王双立的头上。

王双立那在路边摆修鞋摊的老爸,则上演了一出苦肉计。

表面上,这起事件看起来是一个事业单位的领导,欺负路边的小摊贩。

然后,逼的王父要卖血换钱来摆平这起事件。

此事经由当地媒体发酵后,阎馆长则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而令人感觉这套路深到胆寒的是,后来王双立和父亲一前一后走回家的时候,王父语重心长地说出:你想一想,爸这一闹腾,群众都骂小阎嘛,领导会怎么看他?城里巴掌大的地方,明天就会渲染开了。逢人说别人坏话,每个人都会加油添醋。

原来,这一切都是王父设计好的。

所以呢,这一场无硝烟的职场“战争”,勾勒的,是特定环境下千奇百怪的群像。

本片总片长140分钟,即使放到今天都算是长的。

但本片的节奏,一个个包袱,一个个局的抛出,却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本片显得冗长。

甚至到最后,依旧让人意犹未尽。

而就像通关片一样,王双立,马馆长,阎馆长等人在一个个局中走到了最后,观众才发现原来这还有幕后大BOSS。

这最终局,其实只是寥寥数语几句话,时长也不长,却成为本片最狠的一把刀:

那一天,王双立买菜时遇到前领导冷局长。

冷局长说,我退了,现在局长是徐局长了。

这一下,解释了为什么王双立这样一个人,一直得不到转正。

前两任馆长马馆长和阎馆长干不好,打谁的脸?

--冷局长。

而安排这两任馆长的人是谁?

--徐副局长,掌管人事的。

原来,正副两局长之斗中,王双立,文化馆,还有那个馆长职位等,都成为这两大神对弈的棋子。

王双立这些人斗了半天,实则为不自知的提线木偶。

应了那句: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在《背靠背脸对脸》里,喂的是无形的招,而程度却是贴近现实的狠。

这样的招式,用武侠小说的话描述就是:一招出去,这后面还藏着三招变化。

这“智慧”的人情世故啊,在王双立所处的环境里,是如此蓬勃生长着。

这些“高人”们,实在不由得不说一声:该经历怎样的磨炼,才能练到你们这样的道行?

虽然实质和中国饮食文化完全是两码事,但这两者所展现的创造力却是同样渊博:

同样的食材(目的),不同人手里能做出不同的味道(使出不同的手段),花样百出,创造力十足。

拍出如此讽刺的电影,站在观众的角度,真要为剧组要说一句:嬉笑怒骂,尽在其中,耐人寻味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