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如期而至!

  北京時間12月20日凌晨3點,美聯儲發佈FOMC利率決議聲明: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調升25個基點至2.25%~2.5%區間,實現年內第4次加息。這也是美聯儲2015年12月開啓本輪加息週期以來的第9次加息。

  不過,美聯儲降低了明年加息預期次數,從9月會議時的3次調整爲2次,預計2019年的經濟和通脹增速都略低於此前預期。

  美聯儲此次加息,全球市場如何反應?對A股影響幾何?美元黃金原油如何演繹?全球各國央行有何動作?加息環境下投資又該去哪?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上海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系主任奚君羊、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FXTM富拓中國分析師劉敏、高級投資策略師盧麗瑩等13位專家學者爲您帶來全方位解讀!

  明年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

  今年以來,美聯儲已分別於3月、6月、9月、12月各加息一次,每次均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

  與2018年9月議息會議相比,本次會議中美聯儲將美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由3.1%、2.5%下調至3%和2.3%。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9月的點陣圖暗示,預計到2019年底還將加息3次;而根據此次最新的點陣圖顯示,美聯儲關於對2019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中位值約爲2.9%,暗示2019年將加息2次。這也意味着,美聯儲也在暗示明年將放緩加息步伐。

  ▲ 12月點陣圖 圖片來源:美聯儲

  ▲ 9月點陣圖 圖片來源:美聯儲

  與點陣圖相呼應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聯儲已抵達中性利率區間預期的底部,表明2019年美聯儲不僅有望放緩加息步伐、甚至不排除結束加息可能。

  對此,中金公司某宏觀研究員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聯儲加息需要完成一個完整週期,在其2015年底宣佈加息後,便意味着本輪美元加息週期的開啓。目前來看,加息路徑總體比較清晰,之後加息頻率將明顯放緩,且逐步接近尾聲。

  上述研究員進一步表示,目前,除美國外,主要經濟體仍處於復甦早週期。對美國而言,本輪復甦已持續8年多,可能已經處於本輪復甦的後周期。

  FXTM富拓中國分析師劉敏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旦美聯儲放緩加息進程,將放寬其他國家在貨幣政策上的自由度,給予全球加息進程喘息的機會。美聯儲放緩加息進程,有利於緩和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和全球其他金融市場的秩序的恢復。”

  全球央行步調不一

  在美聯儲加息後,多國央行緊隨其後。

  沙特阿拉伯央行立即宣佈將關鍵利率上調25個基點。阿聯酋央行也宣佈加息25個基點。

  而泰國央行在美聯儲加息前半天進行了七年以來的首次加息。聲明稱,整體而言,當前金融穩定性仍然良好,但多數官員認爲,在經濟穩定下,有必要提高利率,以獲得更多貨幣寬鬆空間以支持未來經濟不確定性。

  不過,也有國家選擇“按兵不動”。韓聯社12月20日報道稱,韓國企劃財政部副部長李昊昇表示,美國加息落地對韓國利率總體影響平穩,美聯儲加息影響韓國利率上行的幅度在管控之內,但仍需爲應對隨之而來的不穩定因素做好準備。韓國央行總裁李柱烈表示,如果美聯儲放慢升息步伐,全球各國央行將有更大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

  日本央行12月20日也宣佈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不變,日本經濟溫和擴張,央行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當前極低利率,將繼續靈活購債,持倉將繼續按年均80萬億日元規模增長。

  12月20日一早,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宣佈,將基本利率根據預設公式上調25基點至2.75%。香港金融管理局稱:“上調基本利率的舉措是因應美國於12月19日(美國時間)調高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25基點而作出。”

  從2015年12月開啓的本輪加息週期以來,美聯儲已經加息9次,聯邦基準利率區間升至2.25%到2.5%,同時啓動縮減資產負債表計劃,以逐步退出金融危機後出臺的量化寬鬆政策。美聯儲逐漸退出QE、啓動加息和縮表的同時,也引領全球開始進入緊縮時代。

  投資管理公司聯博固定收益部高級投資策略師盧麗瑩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儘管美聯儲明年可能會減緩加息步伐,但是對於全球主要發達國家來說還是會逐步收緊貨幣政策。“過去幾年美國引領了全球經濟復甦,歐洲和日本經濟復甦稍緩慢一些,但我們認爲明年歐央行以及日本央行會逐漸收緊貨幣政策,只是步伐可能不太一樣,特別是歐洲央行或將在明年下半年開始升息。”

  目前歐央行已經表示於2018年底退出QE、2019年啓動加息,日本也開始縮窄資產負債表。

  對於亞洲國家來說,滙豐控股的亞洲經濟研究聯席負責人Frederic Neumann 認爲,“亞洲多數國家今年的通脹都非常低迷,基本未對匯率走軟以及油價短暫飆升做出反應,央行官員需要謹慎對待進一步收緊,一些國家可能需要放鬆政策。”

  中國央行提前放大招

  美聯儲加息後,一些國家的央行緊隨其後,中國央行則先行一步。

  早在美聯儲加息前夜(12月19日晚),央行推出新工具“特麻辣粉”——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argeted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TMLF)。這比被業界俗稱爲“麻辣粉”的中期借貸便利(MLF)的利率優惠15個基點,定向支持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發放貸款,資金可使用3年。

  同時,央行還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000億元,以支持中小金融機構繼續擴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

  另外,本週央行結束了此前連續36天的零逆回購,從12月17日開始重啓逆回購。12月19日下午,央行專門發佈消息稱,當日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流動性600億元,本週以來已累計投放4000億元,保持了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上升,市場利率走勢平穩。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系主任奚君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我國央行貨幣政策的實施不是考慮美國貨幣政策的影響,而是考慮我國宏觀經濟的本身要求。目前宏觀經濟情況下行壓力比較大,銀行間的資金有短缺的跡象,所以還是採取適度寬鬆的政策,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適度地提供一些資金流動性。

  中金公司固收團隊認爲,一旦美聯儲停止加息甚至重新考慮放鬆,那麼美元將從強勢開始進入回調,人民幣匯率壓力也將緩解,中國央行也將具備繼續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的空間。

  不過,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強調,美聯儲的加息是一把雙刃劍。美聯儲加息帶來美元強勢的特徵,但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反對美元強勢,希望通過美元的弱勢造成出口國競爭力的下降、製造業的迴歸。在這兩個陣營對峙的時候,美元未來走向難以預期,市場可能會大幅波動,這方面來說並不是有利的。

  “中國應該充分認識到當下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要應對好內部環境改變的情況。”孫立堅稱。

  對於未來降準的可能性,奚君羊表示,目前我國經濟的下行壓力還是很大,從央行穩定經濟這個角度來說,未來仍然有必要實行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從降準和降息這兩種政策工具來看,降息的可能性相對小,降準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爲美聯儲又加息,我國現在的利率跟美國的利率已經差別不是太大。如果再降息,對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會有不利影響。所以未來央行如果要放鬆貨幣的話,主要還是以降準作爲主要的政策工具。

  至於未來流動性安排,央行12月19日也表示,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更加精準有效地實施定向調控,爲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A股走出獨立行情

  在美聯儲宣佈2018年第4次加息後,美國股市大跌,三大股指均觸及全年最低點。

  截至當日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351.98點,跌幅1.49%,報23323.66點,創2017年11月份以來收盤新低;標普500指數收跌39.2點,跌幅1.54%,報2506.9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147.08點,跌幅2.17%,報6636.83點。

  那麼,美聯儲加息對A股影響幾何?

  從今日盤面來看,A股並沒有太大波瀾。12月20日,上證綜指延續調整格局,整體震盪下跌後走出回升格局。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52%,報2536.27點,成交1035.05億元;深證成指漲0.1%,報7426.44點,成交1276.61億元;創業板指漲0.74%,報1278.16點,成交385.26億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最近美股接連大跌,但是A股和港股並沒有跟隨大跌,而是小幅地調整,很明顯的就是已經開始走出獨立行情。如果能確認美聯儲明年結束加息週期,A股和港股將會有超預期的表現。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加息整體對A股市場產生不利影響,而A股近期的持續調整,或對美聯儲加息已有預期,也就是說不利影響一定程度上在前期被消化,因此預計對當前A股實質性影響有限。加之央行昨晚進行宣佈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釋放長期流動性,對A股也是利好。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則表示,美聯儲宣佈加息,估計短期會對國內市場形成壓力,近幾天國內股票市場的持續調整應該有這方面的預期影響,爲應對外部的壓力,內部要用政策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

  黃金價格“跳水”

  美聯儲宣佈加息後,黃金遭遇重創,在觸及1258.04美元/盎司高位後跳水。

  12月19日,國際現貨黃金早盤開於1248.64美元/盎司,最低下探至1241.5美元/盎司,最高上探至1258.04美元/盎司,收於1242.9美元/盎司,下跌6.5美元,跌幅0.52%。

  爲何黃金價格反映如此激烈?

  銀河期貨貴金屬研究員萬一菁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解釋,“美聯儲加息意味着名義利率的上升。而黃金的價格往往與美國的實際利率呈負相關,實際利率又等於名義利率與通貨膨脹率的差。所以,黃金的價格往往受名義利率和通貨膨脹率變動預期博弈的影響。”

  據記者瞭解,美元的升值貶值都是人們對美元的信心體現。當美元升值時,說明人們對美元的信心增強,增加美元持有,減少黃金持有,導致黃價下跌。

  萬一菁表示,“對於市場來說,加息預期的變動更能影響黃金的價格。若加息預期增強,則黃金價格會受到一定的壓力,而加息預期的減弱則將減少黃金上方壓力。”

  不過,萬一菁也強調,除了美聯儲加息之外,美國經濟增速、通貨膨脹、風險事件等亦對黃金價格有一定的影響。總的來說,黃金的價格漲跌並不是受某個單一的因素影響,而是多重因素的一個博弈。

  今年以來,金價大起大落,從年初1366美元/盎司高點後一路下滑,直到8月份到達谷底1160美元/盎司。下半年有所反彈,此後一直小幅上漲,不溫不火。

  如今,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未來黃金市場何去何從?

  有業內人士認爲,此前瀰漫市場的不確定性消散,黃金也因此承壓,美聯儲此番加息“靴子落地”將帶來一波利空浪潮。

  萬一菁表示,雖然美聯儲政策聲明偏鷹派,但加息預期的減弱,令明年3月加息概率大幅降低。因此,從目前來看,明年第一季度,黃金上方壓力較小,因此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間。當然,需要注意的是,若美國經濟數據回暖,美元繼續走高的話,則黃金可能不及預期。

  “明年美聯儲加息政策依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美聯儲政策制定主要是根據美國經濟數據的強弱而定。在全球經濟滯漲的預期下,歐洲政局不穩是市場關注的又一焦點,甚至有人擔心意大利債務問題、英國脫歐以及法國‘黃馬甲’運動可能給歐洲帶來經濟危機。”萬一菁稱。

  此外,萬一菁指出,隨着減稅政策紅利的消失,美國經濟下滑預期的存在,特朗普明年有可能會提出基建方案,若基建政策通過的話,美國經濟未來走向的不確定性將增強,亦會對黃金價格走勢帶來較大的影響。

  原油價格震盪

  12月20日凌晨3點,美聯儲加息消息發佈後,僅15分鐘(3點整至3點15分),油價從47.77美元/桶下跌至到47.01美元/桶。隨後油價短暫上升,後又震盪下行。同一日,國內原油期貨主力合約1903開盤價399元/桶,15:00收盤報於398.1元/桶,較上一交易日下跌9.9元/桶,跌幅爲2.43%。

  未來原油價格將如何演繹?

  廣發期貨首席原油分析師姚曦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美聯儲加息對原油市場帶來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加息提升了美國頁岩油企業的資金成本。

  其次,加息吸引美元迴流,推漲美元指數,從而壓制油價。

  此外,加息收緊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從而使得在全球大類資產配置中佔重要組成部分的原油價格受到壓制。

  業內人士透露,當前原油市場基本面主要是受到供應端的影響。美國、沙特、俄羅斯原油產量創新高後導致市場在短期內出現供過於求的情形,使得油價不斷下滑。

  “此次加息對原油市場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情緒面。因爲此次加息是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英國退歐前景未明、美債長短端收益率倒掛以及美股大跌等背景下進行的,市場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受這些事件的影響本就有所下降。在美聯儲加息後,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可能進一步收縮,市場投資者將變得更加謹慎。”姚曦稱。

  據悉,全球油市寒冬飄雪,多國博弈產量大增,特朗普政府不斷施壓,供需關係明顯失衡等因素都讓油價大幅下滑。距離10月份超過70美元一桶的價格,現在的油價如同明日黃花。

  新湖期貨原油分析師嚴麗麗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基本面並沒太大改變。多國供應的增加,減產不確定性較多都會給市場帶來原油供給多過需求的信號,全球經濟走弱,美聯儲不斷加息,導致油市上漲的驅動力不足,震盪下跌是情理之中。

  銀河期貨原油部原油分析師劉燕義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美聯儲加息,其實是從宏觀層面對經濟的壓力,對所有大宗商品都會有影響,不單對原油。美元是全球貿易首選貨幣,美元對全球經濟體的重要性無可置疑,美聯儲加息,不但美國本土融資成本提高,與美元掛鉤的、貨幣自由流通的經濟體融資成本也相應提高,社會融資成本提高,企業投資的利潤自然減少,從而對經濟增長產生壓力,對大宗商品需求產生壓力。

  至於原油市場接下來的走勢,姚曦提出了自己的擔憂:此次美聯儲加息剛好與2016年底加息的情形相反。從歷史經驗來看,在2016年底OPEC減產協議前,國際油價已有了明顯的上漲,在OPEC達成減產協議後美聯儲隨即宣佈加息,國際油價走勢則是在小幅下挫後開始進入高位震盪區間。

  “然而,OPEC雖在近期也達成了新的減產協議,但國際油價在過去兩個月出現了暴跌,市場情緒也極爲脆弱。因此按照過去的經驗分析,此次加息後國際油價預計將繼續在低位區間震盪。加之當前市場風險偏好較低,國際油價在短期難有太大起色。”姚曦稱。

  姚曦強調,未來原油市場將更多關注OPEC新的減產協議能否如約履行,以及美聯儲在2019年度的加息節奏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的影響。

  加息環境下投資去哪?

  聯博股票部高級投資策略師及亞洲業務發展主管王耀維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2018年美國股市穩健增長,歐洲等主要國家與新興市場的每股盈餘增長率雖頗爲強健,但是股市表現卻沒有明顯反應。這種分化的情況可能會在明年有所轉變。全球經濟將維持溫和增長步調,對整體市場表現持樂觀態度。由於基本面持續改善,原先表現落後的市場將有機會跟上腳步。

  他表示2018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表現與MSCI世界指數差距較大,但GDP增長穩定,高於成熟市場,基本面改善,估值具有吸引力。

  盧麗瑩認爲,儘管2019年美聯儲加息步伐具有不確定性因素,但是在溫和的經濟增長與通脹預期下,美聯儲收緊加息舉措已經成爲市場共識。在市場波動性持續的環境下,固定收益資產將憑藉其多樣化的特點,可以成爲風險對沖的策略,給投資者帶來多元的機會。在加息環境下可以關注信用風險轉移證券(CRTs)、公司債券以及新興市場債券,新興市場美元債可在強勢美元環境下提供緩衝,估值便宜但也需要注意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