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劉備後來在張松、法正、龐統等人的操作下,進入益州,並且攻下成都,等於徹底取得益州,這時候,孫權就派遣諸葛亮的老兄諸葛瑾作爲使臣去討荊州(江陵),但是劉備卻開始推諉,說等我打下涼州,就把荊州所有的地方全給你們。而實際上,劉備來京口借的時候,魯肅就建議孫權借給,但是當時沒有借成,現在總算實現,所以說劉備能夠借到荊州,全託魯肅的福。

(說歷史的女人——第60期:三國系列)
俗話常說努力不如好運氣,而實際意思其實並不是否定努力的作用,而只是相對努力而言,好運氣更加重要,因爲好運氣可以使努力得到合理的結果,反之雖然努力了,但卻因沒有機遇,也只能是懷胎孕婦。而三國時期的劉備,則是一位運氣非常好的人,此人雖然有英雄之志,也很努力,甚至可以說是在賣命地創業,但是他最後能夠成功,全部來自於他的好運氣,而在這其中最有重要的一次,當屬取得荊州這塊正兒八經的立足之地。而他能取得荊州純粹是因爲曹操一時頭腦發熱攻打東吳,逼迫東吳不得不跟劉備進行合作,以共同對抗曹操。因此,在打敗曹操之後,東吳方面爲了繼續拉攏劉備這個珍貴的盟友,於是劉備和孫權方面就發生了“借荊州”這麼一段事情來。
但是劉備是如何借得荊州呢?嚴格來說,他到底是借了荊州的哪個地方?根據史載來看,時間是在公元210年冬天,赤壁之戰已經過去兩年,孫權把妹妹嫁給劉備也有一年光景。劉備不聽諸葛亮勸阻,親自從公安來到京口,他要幹一件大事,即我們常說的“借荊州”。實際上劉備的意思是希望孫權能夠把江陵讓出來,讓他用來做荊州的治所,說白了就是省會。史書是五個字:“求都督荊州。”準確來說,劉備是來借江陵。
那麼劉備爲何要借江陵?那自然是因爲江陵是一個軍事要地,曹操在赤壁之敗撤走時,留曹仁鎮守此地。此後周瑜爲了得到這個戰略要地,辛辛苦苦花了一年功夫纔打下來。在周瑜去世之前,曾對孫權說劉備非池中魚,所以建議軟禁劉備,但是沒有實現。後來劉備問詢當時在周瑜手下做功曹的龐統:“聽說當時我去京口的時候,周瑜要把我扣留?”龐統說:“這事是真的。”劉備說:“真險啊,當時孔明就勸我不要去,看來天下智謀之士,都是所見略同啊。”
周瑜若活着,恐怕劉備是怎麼也借不到“荊州”的,因爲周瑜還有更利於東吳的發展方案,即“奪益州、並張魯、聯馬超”。而且從某種程度看,周瑜這個方案的可行性非常強。當時謹慎的孫權都批准了,但是可惜周瑜卻英年早逝。於是劉備就又有機會來“借荊州”了,因爲魯肅接任了周瑜的職務。
魯肅跟周瑜的方案不同,魯肅是親劉派,在周瑜眼裏最大的敵人是劉備和曹操,但在魯肅眼裏最大的敵人只有曹操。於是魯肅就極力建議孫權把荊州(實際上是江陵)借給劉備,而且陳述了諸多有利之處。而實際上,劉備來京口借的時候,魯肅就建議孫權借給,但是當時沒有借成,現在總算實現,所以說劉備能夠借到荊州,全託魯肅的福。不過問題還是存在,那就是這個“借”字,按照我們正常理解,借別人東西,當然是要還的,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嘛。但是劉備這個“借”,在以後卻發生了諸多事情。
雙方的約定,根據東吳方面的說法是,“權借之”,也就是暫時把江陵借給劉備做治所,劉備取得益州之後,就要歸還。
劉備的推諉和承諾、以及孫權的震怒。但是劉備後來在張松、法正、龐統等人的操作下,進入益州,並且攻下成都,等於徹底取得益州,這時候,孫權就派遣諸葛亮的老兄諸葛瑾作爲使臣去討荊州(江陵),但是劉備卻開始推諉,說等我打下涼州,就把荊州所有的地方全給你們。於是諸葛瑾沒討回荊州,就只好回來把劉備的說辭回覆孫權,孫權聽到後非常憤怒。孫權惱怒是自然的,因爲益州本來是他想得到的,在周瑜去世後,劉備尚未進入益州之前,孫權曾經派遣奮威將軍孫瑜帶兵進駐夏口,劉備就忙寫信給孫權,說劉璋是他的漢室同宗,如果孫權不放過劉璋,他劉備就不跟孫權聯盟對抗曹操之類。孫權就只好撤回孫瑜這支準備進攻益州的部隊。但是孫權撤回攻取益州的部隊後,劉備就把勸說孫權的那些話拋到九霄雲外,自己卻進入了益州。可是現在倒好,孫權不但益州沒得到,還賠了荊州,豈能不怒?他大怒太正常了,大罵劉備“滑頭”也太正常了。
劉備口頭承諾取得涼州,再還荊州,這種騙小孩子的話,孫權豈能相信第二次?於是孫權直接調兵遣將,派遣呂蒙領兵2萬進攻荊州三郡,令魯肅派遣一萬兵馬在巴丘對抗關羽。劉備看到形勢有點不妙,也忙調兵遣將,令關羽領軍3萬在益陽駐紮,準備好了跟孫權大幹一場。本來大戰在即,就有好戲上演了,偏偏曹操又來做好人,或者說站在曹操的立場是,讓劉備和孫權自己打去,他趁他們打的時候,趕緊去把其它地方拿下,然後再回來收拾這一對兩敗俱傷的盟友。但是曹操攻打的地方是漢中,那是益州的門戶,別人不慌,劉備可是心慌極了。劉備馬上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就急忙和孫權議和。那劉備想求和,再靠紅口白牙說,孫權已經不信他了,所以這次劉備得出點血。
荊州的臨時處理方案。劉備和孫權雙方經過協商,議和達成:荊州地區,除了曹操手裏的兩個郡(南陽和襄陽)之外,以湘水作爲分界線分割荊州,也就是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三郡以東全部歸東吳,而南郡、零陵、武陵這三個郡的西邊全部屬於劉備,算下來,劉備肯定損失了一些地盤,主要是湘水東邊的有利地區,但是他以此換來了和東吳方面的和平共處,這樣他就能騰出手來去應付攻打漢中的曹操了。
借出去的荊州要靠打多回來。對於東吳和劉備的蜀漢來說,荊州都至關重要,劉備不還,孫權卻不能不要。於是在劉備和孫權的臨時處理方案實行了四年後,趁關羽攻打樊城的時候,此時魯肅已死,接替魯肅的是呂蒙。此時的孫權也知道,想從劉備這個老江湖嘴裏討要一塊肉那簡直是難上加難,所以他不再寄希望於文質彬彬地派遣使臣去討要荊州了。於是孫權一面接受曹操的聯盟,一面派遣呂蒙祕密發兵,襲取了荊州,從此荊州不再姓劉。而荊州的老大關羽也跟着倒了黴,不僅沒有取得樊城,又丟了荊州,士兵離散,可謂是一敗塗地,最終頭被孫權割下,送到了曹操的案上。
結語:荊州的恩恩怨怨以孫劉聯盟開始,但是蜜月期不是永遠的,最後以關羽之死謝幕,不同的是,繞了一圈之後,荊州還是孫吳的。有個朋友說,這就叫做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