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正常運行期調度規程要求,並綜合考慮航運、發電、水資源利用等效益,每年汛前,三峽水庫需逐步降低水位,6月10日消落至145米,以騰出防洪庫容,應對汛期長江流域可能發生的洪水,確保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安全。來自三峽集團的官方數據顯示,5月8日晚8時25分,三峽水庫入庫流量爲7000立方米/秒,出庫流量爲12200立方米/秒,水位已消落至高程155米,距高程145米的防洪限制水位僅剩10米,累計釋放防洪庫容約165億立方米,超過總防洪庫容的70%。

本網訊(朱靜霞)距離6月10日長江三峽主汛期的到來,僅剩一月。作爲長江防洪體系中的骨幹工程,三峽水庫正在加速消落水位,爲今夏防洪騰庫。

攝影:黃飛

來自三峽集團的官方數據顯示,5月8日晚8時25分,三峽水庫入庫流量爲7000立方米/秒,出庫流量爲12200立方米/秒,水位已消落至高程155米,距高程145米的防洪限制水位僅剩10米,累計釋放防洪庫容約165億立方米,超過總防洪庫容的70%。

三峽水庫最大防洪庫容爲221.5億立方米。按照正常運行期調度規程要求,並綜合考慮航運、發電、水資源利用等效益,每年汛前,三峽水庫需逐步降低水位,6月10日消落至145米,以騰出防洪庫容,應對汛期長江流域可能發生的洪水,確保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安全。

2019年12月,三峽水庫啓動本輪汛前消落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爲確保下游羣衆的生產生活用水需要,三峽水庫加大下泄流量,1月至4月累計向下遊補水超過154億立方米,這也讓今年水位消落至155米的時間,比2019年縮短了8天。

據三峽集團流域管理中心水庫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消落期間,三峽集團通過調度手段,控制三峽水庫水位降幅,於5月1日至5日首次開展了針對三峽庫區鯉、鯽等產黏沉性卵魚類的自然繁殖生態調度試驗,爲該種魚類的繁衍生息創造適宜的水文條件。

此外,隨着5月20日至6月10日集中消落期的到來,三峽集團將立足於防大汛、抗大洪,嚴密監視水位消落過程,密切關注水雨情信息,加強多方會商研判,全力做好預測、預報和預警工作,嚴格按照水庫調度規程,以及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調度指令,做好水庫消落運行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