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額河建管局定點幫扶村是喀什地區莎車縣霍什拉甫鄉加依巴格村,我積極參與了多項扶貧工作,爲守護好、穩定好、發展好新疆貢獻了自己的微薄力量。經過近幾年的幫扶活動和移風易俗工作,加依巴格村老百姓的生活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都紛紛扒掉了傳統的土臺子,睡上木板牀,喝上了乾淨水,生活質量大幅提高,衛生條件已經有了很大改善。

我叫李辰雷,就職於三峽新能源人力資源部,自2019年1月起到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開發工程建設管理局(以下簡稱額河建管局)掛職援疆,任政治勞動人事處副處長。額河建管局定點幫扶村是喀什地區莎車縣霍什拉甫鄉加依巴格村,我積極參與了多項扶貧工作,爲守護好、穩定好、發展好新疆貢獻了自己的微薄力量。

對口幫扶村

加依巴格村地處崑崙山北麓、葉爾羌河上游,海拔平均高度在1800米以上,地處山區,交通不便,乾旱少雨,經濟落後,屬深度貧困村。據瞭解,全村戶籍人口262戶1448人,均爲維吾爾族,主要從事農業。其中:在冊建檔立卡貧困戶120戶777人,截至2018年底尚有貧困戶74戶453人未脫貧,2019年共脫貧63戶408人,2020年計劃實現所有貧困戶脫貧退出。

經過近幾年的幫扶活動和移風易俗工作,加依巴格村老百姓的生活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都紛紛扒掉了傳統的土臺子,睡上木板牀,喝上了乾淨水,生活質量大幅提高,衛生條件已經有了很大改善。

多措並舉促扶貧

我在新疆掛職的額河建管局在扶貧工作上已有豐富的經驗。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一直由一把手擔任組長,同時安排一名局領導擔任幫扶村第一書記,帶領50餘名優秀幹部長期駐村開展工作;全局明確262名幹部(包括掛職幹部在內)對全村262戶農戶進行“一對一”幫扶,實現幫扶工作“全覆蓋”,幫扶幹部每人每年要用工作日和節假日參與幫扶活動6次,每次活動在現場要持續5天(搭乘火車來回另需3天)。

額河建管局主要通過以下措施幫扶羣衆脫貧:

一是就地發展手套加工廠、建設託兒所、蜂窩煤加工廠、純淨水廠、十小店鋪、保鮮庫、道路建設、庭院經濟建設等項目,加上組織外出務工、摘棉花等工作,努力實現一戶一就業;

二是組織特色農產品種植推廣和消費扶貧工作,如種植金銀花、北沙蔘、高山馬鈴薯、胡蘿蔔等特色農產品,開展核桃樹品種改良嫁接,發展土雞養殖,組織種植青儲玉米解決牲畜養殖飼草料問題,幫助銷售土雞、杏幹、杏脯、手套等產品;

三是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如配合推動自來水入戶、村組道路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施“新家園、新生活、新風尚”活動,拆除土炕等;

四是加強宣傳教育,修訂《村規民約》,編制《加依巴格村“扶志、扶智”,勤勞致富考評管理辦法》,調動羣衆內生動力,加強基礎教育、扶志扶智工作。

幫扶路上的所思所悟

自2019年1月援疆以來,額河建管局及時爲我確定了幫扶對象——我們通常稱爲結對子的“親戚”。我的“親戚”是村裏有名的貧困戶。

每每下鄉幫扶,儘管面臨衛生條件差等困難,我時常告誡自己只有做到“四同”(同喫同住同學習同勞動),才能真正瞭解老鄉們的需求。我在翻譯的幫助下堅持登門走訪“親戚”,認真瞭解他們的家庭經濟狀況、生活情況、實際困難、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移風易俗開展情況、思想動態和鄉情社情民情。爲“親戚”送去生活必需品的同時,宣傳黨的民族團結政策,講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雖然語言不通,但每次和“親戚”見面,他們都非常熱情,拿出核桃、煮雞蛋、饢等食物來招待我們。目前,“親戚”一家的女主人在手套廠上班,大兒子在村子裏開剷車,二兒子在村子裏打饢賣饢,三女兒作爲村裏的後備幹部正在進行爲期一年半的集中培訓學習,一家人生活狀況逐年明顯改善,目前看來年內脫貧問題不大。

在幫扶的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南疆地區的扶貧、民族團結、基礎教育工作對守護好、穩定好、發展好新疆166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疆域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經過持續幾年的努力,脫貧攻堅戰已勝利在望,民族團結形勢大爲好轉,孩子們的基礎教育正在快速進步,加依巴格村老百姓越過越好,更加美好的生活正在前方招手。我相信南疆老百姓會藉助脫貧攻堅政策的東風,與全國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密團結在一起,早日過上安全穩定、和諧富足的幸福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