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李鸿章下葬后,他的墓地躲过了军阀混战、日本人、土匪以及形形色色的各股盗墓贼,但是最终也无法逃出我们广大民众的手掌心。大失所望的人们对李鸿章的“吝啬”更加气愤了,接下来连他的尸体也不放过。

李鸿章,李中堂,一辈子签了无数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即使在临死前,还被慈禧太后给抓了过来,跟11国洋人签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耻辱的一个条约《辛丑条约》。在李鸿章签订条约后不久,他就吐血而亡,终年79岁。就这样一个背负万千骂名的人死后,人们又怎么会轻易放过他呢?
可能李鸿章也自知自己罪孽深重,担心死后自己的坟墓被盗,因此对自己墓地修建格外用心。李鸿章的墓地最终选在了安徽合肥东乡夏小影,也就是合肥大兴集。李鸿章的这个墓整整修了十六个月。为了避免被盗,李鸿章墓地的墓道用从英国进口的耐火砖砌成,坚硬无比
1903年初春,李鸿章的灵柩被运回合肥,葬于合肥东郊大兴集。李鸿章墓原本还有一个很大的享堂,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共建有大大小小房屋99间,取久久之意,并立有墓碑,在碑额中间刻有“清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太傅一等侯李文忠公神道碑”24个字。
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在李鸿章下葬后,他的墓地躲过了军阀混战、日本人、土匪以及形形色色的各股盗墓贼,但是最终也无法逃出我们广大民众的手掌心!1958年,在那个特殊的狂热年代,李鸿章这个“卖国贼”又怎么允许他悄无声息地继续躺在地下?
实际上,当时很多人早已对它窥觑已久,于是在上级的一声令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挖”卖国贼“墓的活动。当地高级生产合作社抽调了32个生产队的队长对李鸿章墓进行发掘。李鸿章墓非常坚硬了,壮汉一铁锤砸下去,竟然没有丝毫反应。于是乎,敢上天揽月的人们直接拿来炸药要将墓室给炸开,但是炸药也对墓室不起作用。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这点小困难怎么能够难倒“三年赶英,四年超美”的伟大民众,人们一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采取了迂回战术。人们从几十米以外的地方,挖了一条地道,从下面钻进了墓室,才把棺材给拖了出来。这一看,不就是盗墓贼的手法吗?难道莫非想到这个办法的聪明人就是一个盗墓贼吗?
接下来,李鸿章与其夫人赵小莲的遗体被从棺材给拉了出来。据说,当时两人的遗体保存尚且完好。李鸿章还穿着黄马褂,随葬品也没有传说中的金山银山,只有一些他平常随身的一些物件,例如拐杖、眼镜而已!
大失所望的人们对李鸿章的“吝啬”更加气愤了,接下来连他的尸体也不放过。狂热的人们用绳子拴着遗体,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尸骨散尽。生前风光无限的李中堂,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墓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公开挖掘,最后连完整的尸骨也留不下来。
要怪,就怪他站错了队,有“卖国贼”这顶大帽子,即使他死了,人们也不会放过他。但是这难道真的好吗,肆意践踏死者的尊严,是不是太残忍了?狂热的人们干着疯狂的事情,只能说是历史的悲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