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1年11月7日(光绪廿七年农历九月廿七),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扛把子李鸿章因积劳成疾,胃血管破裂而去世,这一年他78岁。

纵横捭阖晚清官场四十年,在世时,李鸿章对自己的功过,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曾感叹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既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在这里,李鸿章道出了自己“裱糊匠”这个打工者的角色,“大清”这个老房子早已经破了,责任怎么可以追究到“裱糊匠”身上呢?

尽管如此,卖国贼的骂声却还是响彻寰宇。

李鸿章发迹与贵人相助

若非生在帝王权贵家,想走到权力的顶峰何其难。在古代中国,读书或许是一条出路。而这条路对李鸿章来说,无疑是一条康庄大道。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靠着刻苦读书,收获功名,这也给李鸿章提供了一飞冲天的垫脚石。天资聪颖的李鸿章,17岁考中秀才。1845年,22岁的李鸿章,又以年家子身份受业曾国藩门下。

曾国藩对这个年轻人极为欣赏,在李鸿章给曾国藩做幕僚时,曾国藩就赞许说:“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竞青出于蓝,亦未可知。”

曾国藩一语成谶。多年之后,李鸿章真的青出于蓝了。而让他青出于蓝的人,无疑是曾国藩。

公元1851年,多次科举不中的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清朝派八旗兵镇压。可此时,清政府依仗的起家班底八旗兵,却早已昏庸不堪。无奈之下,清政府让在家乡湖南守孝的曾国藩招募乡勇,操练军队。而李鸿章也尊从曾国藩的命令,在老家安徽组建淮军。

中国近代史上,两支著名的军队湘军、淮军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此后,领头人曾国藩、李鸿章,南征北战,没多久就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随便还剿灭了捻军。稳住了大清的江山。

而靠此军事行动,李鸿章呼声日隆,再加之日后,开展洋务运动。李鸿章成为大清不得不依仗的武装力量与肱骨大臣。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

平定起义后,李鸿章开始操办洋务,成为洋务大臣。慈禧看李鸿章如此精通洋务,1870年8月,将他调入北京,担任直隶总督。此后不久,他开始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专办清政府的外交事务。

外交官不好做,尤其是在晚清这个弱国。此前,风雨飘摇的清政府与西方列强谈判,而谈判者就是这个恭亲王奕。

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往河北承德。恭亲王奕临危受命,担任议和大臣,与英使、法使谈判,最终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北京条约》与《中法北京条约》。

签订条约,丧权辱国,可能会留下千古骂名。恭亲王奕自感这不是好差事。决议不在从事这样的工作。

谁能担此大任?慈禧一番深思熟虑,把目光放在的直隶总督李鸿章身上。让他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李鸿章走上了谈判、签订丧权辱国条约。

此后,李鸿章在三场中外战争中,签订了四个丧权辱国条约,开启了毁誉参半的人生之路。这三场中外战争,就是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四个条约就是《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和《辛丑条约》。

晚清最后的重大的丧权辱国条约几乎都是李鸿章所签订,这也让李鸿章走向万劫不复之地。也让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对此,李鸿章的老对手日本人伊藤博文极度褒奖他,说:“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而国学大师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较为分裂,一方面褒奖李鸿章,说 “鸿章足称当时中国第一人,同时代中与其比肩者的少之又少”;一方面批判他,说:“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

死后57年,李鸿章的尸骨被游街羞辱,可见国人的态度

“刽子手”“卖国贼”,时至今日,可能是国人给李鸿章最常见的人生标签。1901年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后,大口大口地吐血,不久因胃血管破裂病逝北京。

死后,慈禧赐封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并可在李鸿章的原籍安徽以及立功省建祠10处。

而早在1882年,李鸿章就曾自费银两用于两度修缮位于如今的安徽大兴集的包拯祠,因为这里是李鸿章的故乡。

自费银两修缮包拯祠,其实,李鸿章也为自己的身后事做打算,准备死后把自己墓埋葬于此。1903年,李鸿章的灵柩,自北京发到安徽大兴集。在那里,清政府已经给李鸿章修建好了陵墓。

清政府还是对李鸿章较为厚爱,在他陵墓周围还修建了99间房屋,专门为李鸿章的享堂所建。之所以是99间房屋,取久久之意。

然而,这个“久久”,也只让李鸿章的尸骨完整保存了55年。

1958年,合肥要在大兴集兴建一个钢铁厂,而李鸿章墓正好被选为厂址。怎么办?关于李鸿章的墓,当地人早就恨之入骨。于是,当地人请示上级领导,得到了指示,当地高级生产合作社抽调了32个生产队对李鸿章墓进行挖掘。

不过,由于李鸿章的墓室修得非常坚固,挖根本没法挖,用炸药炸,也没有任何反应。最后,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从几十米以外的地方,挖了一条地道,从下面钻进了墓室,才把棺材给拖了出来。

打开李鸿章棺木后,发现李鸿章死后,并未和原配夫人合葬,而是选择了小妾赵小莲。人们将墓地里的宝贵物品都上交了国家。而对李鸿章的尸骨却如同仇人一般,用绳子拖着尸骨在游街示众,尸骨散落一地,无人收拾。

2020年是李鸿章去世的119年,119年后,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依然争论不断。留名青史的人,或美名、或臭名,虽然讲盖棺定论,而对于李鸿章未必就能盖棺定论。

参考文献:

1.李景贤.李鸿章身后任评说:不变的是人,变得是历史的笔.《大公报》,2013年

2.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岳麓书店出版社》,1998年

3.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