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老虎仔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韩赵魏三家本是晋卿,三家分晋后基本以之前封地为基础,彼此交错,开始三家也有一段蜜月期,也曾彼此易土来弥补战略上的劣势。三晋的版图会这样是因为之前三家分晋的结果,而赵、魏、韩三家是以晋国权臣的身份登上舞台的,他们的土地最初是来自晋国内部的分封。在分封土地的时候,国君当然是想把这种分出去的土地拆散了,自然就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廉颇的设想是层层推进把王纥挤出上党,但是没想到王纥不按常理出牌,反而以突袭的手段接连攻破了廉颇设置的防线,所以赵国才会有后来的换将行为。翻看战国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只要不是到了灭国的时刻,一般是不会组建国际干涉军的。所以后来诸国等邯郸之战都打了一年才组件联军救赵。最后,赵括是以为面对的不是秦军主力而是王纥的偏师,所以赵括才会有全军出动打算“以强凌弱”一举击溃秦军将秦国势力赶出上党。如果赵括知道面对的是白起的主力秦军,相信会打得更慎重。
长平古战场,范围基本上就是现在高平市的全部平原丘陵地区了,北至丹朱岭,南至高平市区,西起老马岭,东到大粮山,是一个南北走向的河谷。中间是一条河,叫丹河。赵国在长平可谓是苦心经营了,从老马岭到丹朱岭,一共布置了三条防线:老马岭隘口,丹河沿线营垒,还有最拼的,居然在丹朱岭上修了一条百里石长城,这三道防线把从侯马-高平古道到滏口陉之间的所有通路彻底堵死,还有大大小小一系列的营垒,指挥部,粮草后勤基地,运粮通道等等,从纯军事角度看是非常优秀的要塞群。然而廉颇这一仗在开头就犯了个大失误,上来居然没有防住王龁对老马岭隘口的突击,直接丢掉了整个老马岭防线。
实地考察中发现如果廉颇能直接把秦军堵在老马岭以西,后面会好打的多,秦军无法进入长平盆地的话在太岳山的谷地里根本无法完全展开,只能后退到老马岭西边大约二十公里的大本营端氏镇去。既然廉颇没守住,秦军直接推到了丹河西岸完全展开并且修筑好了沿河阵地,那就是和赵军正面对峙不存在任何劣势了,双方的后勤线路差不多远,也都防备完善,这样一来就只剩下纯粹的比拼国力了。时间拖久了,即使廉颇没有任何进一步失误,国力比较弱的赵国也会被拖垮。军事角度看,赵国胜利的唯一希望,是秦军出现重大指挥失误,比如全军出击渡河强攻赵军在丹河东岸的主阵地,就像赵括后来做的那样。这种对峙下,双方都有完备的阵地群,谁进攻谁死。然而不进攻的话,赵国又拖不起,本来就是输面大。
一开始和廉颇对峙的是王纥军,属于秦国的偏师,秦军的主力是在野王的白起部队。接替的赵括并不知道秦军让主力白起部偷偷北上,以为对阵的还是偏师王纥,赵国当时的目的是以主力一举击退王纥的偏师全占上党,所以才有之后赵括轻易上当被引入包围圈的事情。不是秦国拼死要打下上党,上党的位置对秦国来说并没有太重要,反而对赵国来说更重要一些。
两国其实都没有要完全吞并上党的决心,在上党的军事行动是对峙多于进攻,不过赵国因为冯亭的缘故所占的好处还是比较多一些。白起正是利用了赵括的心理,先示弱引诱赵括追击,然后通过包抄围攻赵军主力。
长平时期赵奢已经去世了,后来代替廉颇的是赵括,而且当时的赵括好像也不是毛头小伙了。赵国关键是不知道秦军这边白起带着主力来了,赵括掌握的信息里,秦军统帅还是王龁。当然,赵括对比王龁到底能不能取胜,以及信息获知充分的情况下,赵括能用什么方法应对白起,效果如何,这些都没机会重来了。既成事实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赵括失败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