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終於湊齊更換人工耳蝸的錢了!石家莊還有1358個聽力障礙的孩子需要社會關愛

還記得 15 歲男孩任思齊嗎?4 月 22 日,燕趙晚報以《成長路上無捷徑 唯有刻苦與付出》爲題,報道了聽力一級殘疾男孩任思齊,從聽不見聲音到通過個人努力,貧寒家庭走出優秀學子的勵志故事。在母親節到來之際,好消息傳來: 任思齊人工耳蝸外部設備需要更換的數萬元費用,經衆多愛心組織和人士努力湊齊了。等新設備送來,任思齊將告別嘈雜的聽力環境,可以更好的集中精神,努力學習,不負這些 " 代理爸媽 " 的愛。

靠人工耳蝸聽見世界 寒貧家庭走出優秀學子

今年 15 歲的任思齊目前在石家莊二中本部讀高一,這樣一名品學兼優的男孩,卻有着聽力一級殘疾。因一歲之前的兩次患病,直到一歲多任思齊都不曾說話,在北京 301 最終確診,思齊患有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

爲讓兒子重新聽到這個世界,他們一家三口在北京求醫三年多,3 歲時通過愛心資助,思齊手術後戴上了人工耳蝸,重新聽到了聲音。對世界好奇又渴望的思齊,展現了迫切的求知慾,不管是學習說話還是學習知識,都進展神速,從小學習成績便非常優異。

可他 8 歲時,父親卻因意外去世。有着語言類一級殘疾的思齊和肢體四級殘疾的母親,便在石家莊的小房間裏相依唯命。雖然生活貧寒,可思齊卻十分懂事,學習更是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用了十幾年的人工耳蝸外部設備損壞,這給剛剛上高一的思齊學習上帶來極大不便。只要環境稍微嘈雜,思齊的耳內聽到的聲音就會十分刺耳。這讓思齊時常無法忍受,可把耳蝸摘下,他的世界就又聽不到聲音,也就無法學習。可要想更換人工耳蝸外部設備,價格要 6.8 萬元左右,這對於剛辦下低保的這對貧困母子來說,無疑一筆無法承受的鉅款。思齊一直在堅持,說要等到上大學,自己掙錢更換。兒子的情況母親最清楚,眼前高中三年的緊張學習如何保證質量,成爲母親任榜蘭最擔憂的事。

愛心人士齊出手 思齊有了第二位 " 母親 "

從春節放寒假開始,這對母子就堅守在家,思齊一天學習 15 個小時以上。高中學習花費不少,每 3 天打印的卷子,就近 200 張。省喫儉用,一直是他們母子的習慣,就連春節,思齊都沒喫一次肉。

瞭解到任思齊的境況,社會上的愛心人士開始關注這個孩子的成長。4 月 15 日,河北愛心互助協會的愛心人士來到思齊家,帶來了 4000 多元捐助的愛心款和部分米麪油。

4 月 22 日,晚報報道思齊的情況後,河北慈善聯合基金會 " 生命續航計劃 " 項目組主動聯繫到思齊的母親,表達了對思齊的關注。24 日,通過網絡募捐平臺,爲思齊發起籌款項目,募集人工耳蝸外部配件的更換費用及學習、生活費用,並幫思齊找到了一位長期資助人—— " 代理媽媽 " 宋女士。

△代理媽媽宋女士(左)和思齊母親一起出門

4 月 26 日,河北慈善聯合基金會工作人員來到任思齊家,爲思齊送來 1 萬元緊急救助金,而在網上募集的數千元錢,也將隨後送到思齊母親手上,用於思齊的耳蝸更換和生活學習中。當天,一同來到思齊家的,還有 " 代理媽媽 " 宋女士。

何爲 " 代理媽媽 "?其實,這是針對大量貧困學生及其家庭的生存現狀,河北慈善聯合基金會於 2017 年發起的 " 代理爸媽助養計劃 " 公益項目。通過助養而非領養的方式,1+1>2 的加持理念,開展貧困學生的精準扶貧,爲兩個家庭搭建親緣橋樑。" 代理爸媽 " 可以長期資金資助、公益拓展、親情陪伴等多種方式,讓貧苦孩子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也讓更多愛心人士參與其中。截至 2020 年 5 月 8 日," 代理爸媽助養計劃 " 共資助貧困學生 5236 名,總捐贈額 413.52 萬元。代理爸媽助養計劃不僅僅爲貧困學生提供物質幫扶,更多的是讓他們感受到親情的陪伴與關懷。

△代理媽媽看望思齊

在思齊家,代理媽媽宋女士爲思齊送去了本學期的勵志獎學金 1050 元。宋女士從晚報上看到思齊很少喫肉,第一次見面的她,細心地爲思齊挑選了牛奶、雞蛋和一些熟食。她說,孩子學習很辛苦,身體營養要跟上,同時還準備了一大盒兒酥糖。宋女士貼心地說:" 如果思齊學習太疲勞了,容易低血糖,到時就喫一塊 ……" 宋女士有一個與思齊年齡相仿的兒子。在思齊家,兩位母親談起孩子的教育和學習,有說不完的話,兩個家庭也就此結下了一段奇妙的親緣。

臨走前,代理媽媽宋女士跟思齊說:" 你以後看宋媽媽的表現,我會盡可能的把你當成我的孩子去對待,你不要有負擔,你要記得,是因爲你的優秀,是你給了我一個機會,去照顧、關心你的機會!"

與思齊見過面," 宋媽媽 " 向記者分享了她的感受:" 這個家庭的情況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接觸過很多身處困境的人,但這對母子不一樣。思齊的媽媽和思齊一樣自立、自強,他們母子都希望通過勞動,更有尊嚴的改善家庭的生活。" 宋女士說,資助思齊不光是奉獻一份愛心,其實對她來說,也是在幫助她和她的兒子去學會感恩。

人工耳蝸錢湊夠啦 新設備將讓他告別嘈雜聽力

一段時間以來,河北愛心互助協會的愛心人士們也沒忘記思齊。繼 4 月 15 日之後,愛心人士又一次上門,給任思齊送來 3000 多元愛心款。聽說,思齊之前的二手打印機壞了,一位愛心人士買來新打印機。很短的時間內,衆多公益人士給思齊很多學習生活上的幫助。

△愛心人士給思齊買了新打印機

5 月 9 日,在又一個母親節來臨前夕,記者收到了這段時間以來關於思齊最好的消息:經過公益組織和公益人士的全力合作,又有一位匿名愛心人士決定將剩餘更換人工耳蝸不足的費用補足,讓思齊儘快能帶來新的人工耳蝸外部配件。記者瞭解到,思齊的人工耳蝸會盡快送出,還會技術員幫思齊對新設備進行調配。

思齊的母親任榜蘭有些激動,她說,這 20 多天收到的感動太多了,這段時間也是孩子爸爸去世以來,家裏來人最多的。她告訴思齊,要向這些愛心人士學習,知道感恩社會,感恩生活,將來長大成人,也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此前,母親任榜蘭最擔心的事就是思齊因爲外界對他的關注而影響學習。" 孩子很要強,他不願無償接受這麼多幫助,還好,他的思想並未發生波動。" 任榜蘭欣慰地說,學校剛剛通過網絡進行了期中測試,思齊的成績在全班排在第一名。

對於衆人的相助,思齊說心裏感很溫暖,也覺得自己又多了一些責任。" 我今後要更努力,否則對不起的可不是母親一個人,而是很多好心人的期望。" 思齊說。

石家莊仍有許多 " 思齊 " 需要社會的關愛

在衆多幫助思齊的愛心人士中,一名特殊的愛心人士總在爲思齊四處呼籲奔走,他就是 38 歲的靈壽人——王巖明。

說特殊有兩個原因,王巖明同思齊一樣,是聽力一級殘疾,同時他也是石家莊市殘疾人聯合會聾人協會副主席。

說起思齊的痛,王巖明感同身受。" 我是 4 歲時因打針中毒,造成聽力神經受損,但我那時已經學會說話,可後來中毒後,只有在身邊大聲喊才能聽到,聲音小些或從背後跟我說話,我都聽不見的。" 王巖明說。

有句話叫十聾九啞。王巖明說,聽力有問題的孩子幾乎都不會說話,就算原本會說話的,聽不聲音的時間久了,本身說話也會受影響。而對孩子來說,自幼聽不到聲音更是一件可怕的事。" 聽力有問題的孩子多會患上自閉症,他們不願和別人接觸,怕別人不一樣的目光和對待。" 王巖明說,他自己這一路走來就很不容易。

上小學時,王巖明爲了聽講,一直坐在老師講臺的左右兩側,同時,還要注意老師講話時的口型,以便他更清晰的瞭解老師說了什麼。直到高中,王巖明才戴上助聽器,大學畢業後,他於 2017 年回到石家莊,而這些年來,更是一直關注呼力障礙的孩子,堅持做公益事業,給那些孩子以幫助,直到 2018 年進入聾人協會。

王巖明表示,截止 2019 年底,石家莊市 17 歲以下辦理殘疾證的孩子中,有 1358 人是語言類殘疾(聽力障礙)。造成這些孩子耳聾的原因有兩大類,一是後天意外患病,二是先天遺傳。同時,石家莊 60 歲以下的聽力障礙人士至少有 23000 人以上。王巖明說,統計調查發現,這些孩子和家庭中,大多數都需要社會的關注和幫助。其中最重要的是從醫療、教育、工作三方面給予助力。

王巖明表示,對於聽力障礙的孩子而言,如果父母重視,孩子們大都可以通過後天訓練,恢復一定的聽力,達到正常生活的狀態。對此,他有兩點建議希望和這些家長們分享:一是孩子一定要上學,其次就是要堅持練習發音。王巖明說,孩子可以通過看中央電視臺播音員的口型去練習,通過佩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大多數孩子都能學會說話。

這兩年,石家莊市殘疾人聯合會聾人協會的工作很多,給這些聽障人士心理輔導,幫他們建立自信,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近兩年,聾人協會促成 23 對聽障人士喜結連理,幫 71 人找到合適的工作,宣傳相關政策和補助 257 人,組織過兩次大型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他們從家中走出來,大膽與人交流,瞭解相關政策,更好地給予幫助。

文 / 圖 燕趙晚報 融媒體首席記者 南開宇

編輯 靜靜 責編 老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