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敌后抗战正处在最艰苦的困难时期,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扫荡一轮接着一轮,斗争空前残酷。为尽快消灭敌后抗日武装,日军中国派遣军开始关注沿海地区的根据地,特别是位于黄海之滨的胶东根据地,尤为日军统帅部所重视。


▲“治安强化运动”中,日军在焚烧根据地的庄稼

1942冬,敌酋冈村宁次于11月8日亲抵烟台召开作战会议。11月日军第12军团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集结日伪军1.5万人在10多架飞机和26艘军舰的配合下,对我胶东军区发动了“第三次鲁东肃正作战”,这次长达40多天的“铁壁合围”大扫荡,日军妄图将我胶东八路军主力驱逐、压缩到半岛的最东端加以歼灭。


▲被日军杀害的无辜群众

我胶东军区主力部队只有5个团,加上各县大队和区中队这些地方部队,总兵力也不过1.4万人,而且装备和补给奇缺。为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粉碎敌人的扫荡,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制定了以营连为单位,分散游击、分区坚持的方针。

11月20日,日军一部在海军的掩护下在胶东半岛东端登陆,与从济南扑来的日军对胶东半岛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日伪军采用拉网式、梳篦式的铁壁合围,并配合实行“三光政策”。逐渐缩小包围圈,企图在以马石山为中心的地区合围我胶东部队主力。在多次激战后,我胶东主力部队多数跳出了合围,但16团为了掩护来不及转移的群众、各级政府和机关,未能及时摆脱敌军,被敌军逐步逼到马石山上。


▲为了加强宣传,敌伪在占领区到处张贴“治安强化运动”的宣传标语

11月22日中午,日军的前锋部队已经逼近了我军所在的招虎山,由于许多群众、地方政府和党委、后勤机关都未能及时冲出重围,也滞留在包围圈中,情况非常严重。夜幕降临后,日寇在我军据守的山头以南地带开始宿营。为了防备我军趁着夜暗突围,敌军在敌营周围设置了大量的岗哨,这是根据冈村宁次的新战略设置的“梅花式多层次”岗哨,各岗哨之间大约相隔100多米,每个岗哨都设有2-3名敌兵,部分关键位置的岗哨还配备有轻机枪,在便于大部队运动的道路还设有伏兵,所有的岗哨前都用柴草点起一堆篝火。为了取暖也为了照明,整夜哨兵都会不断向火堆里添加柴草,火势很旺,形成了大片火网。


▲日军封锁根据地的岗哨

在夜色中,我军干部战士在山顶上默默地凝视着敌人设下的封锁线,心情格外沉重。当晚必须突出敌军的包围,不然天一亮必然会被敌人全部消灭。可怎样才能够安全突围呢?如果向没有火光的黑暗处转移,那里往往是山陡林密,不容易行走地形,天亮前肯定无法完成突围。

入夜后,我军利用敌人疲惫之机,召集部队干部和政府的干部研究作战方案,部署了突围方案,也就是在敌人布设的“梅花式多层封锁线”中蛇形行进突围。


▲我军指挥员在观察敌情

当地政府干部找来了几位熟悉地形的老乡作为向导,在夜幕的掩护下,队伍开始向南突围。我军2个连在前面开道,县政府干部及大批群众紧紧跟随。由于当时日军的包围圈尚未完全合拢,敌军各部队之间的结合部兵力较为疏散,封锁不够严密,加之夜幕的掩护,有利于发挥我军善于夜间行军的优势。


▲我军利用山地复杂地形与优势日伪军展开周旋

敌军哨卡前燃烧的熊熊大火为突围的我军起到了指路的作用,敌哨兵站在火堆旁,只能看到火光内10几20米的距离,不可能看得太远,而且火堆不断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影响了哨兵的听力。而我军却能在远处就看到敌军的身影和行动,听到他们的谈话和相互叫喊联络声,及时调整队形和突围的方向。因此大部队从敌人的两个哨卡之间蛇形穿越时,敌哨兵很难发觉。冈村宁次费尽心机搞的“梅花式多层”封锁线最终被证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最终我军民利用熟悉的地形寻隙穿插,数万人寂静无声、秩序井然地穿越了封锁线,奇迹般转移至黄海之滨的鞠家庄。一枪未发胜利突围,完全出乎敌人的意料,也使得胶东军区领导惊叹不已。突围部队除1个连指导员和1名通讯员掉队失踪外,军民全部安全冲出鬼子的包围圈,而且几乎没有遗落任何辎重军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