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希望在寶寶的腸道里,益生菌的數量可以佔優勢,但是如果只依靠從外界補充益生菌,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多給寶寶喫一點益生菌喜歡的食物——益生元,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如果寶寶長期便祕或腹瀉,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補充一定量的益生菌,使寶寶腸道環境趨於平衡。

寶寶腸道不健康,是一件讓媽媽非常糟心的事,這兩天便祕,過兩天又拉肚子,便便的那點事兒不僅讓媽媽糟心,寶寶更是受罪。要想讓寶寶擁有一個健康的腸道,還是要在飲食上多下功夫。

1、少食多餐

不少媽媽發現,自己家寶寶經常容易積食,這樣寶寶便便排不出,還經常嘔吐,甚至發燒。寶寶容易積食其實就是一次喫了大量的食物,尤其是肉類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導致的。

而少食多餐這種簡單的進餐方法能讓寶寶消化道的上端承擔更多的工作,給消化道下端足夠休息的時間。所以給寶寶安排用餐時間,一般安排兩點或三點,讓寶寶的腸道工作更從容。

2、細嚼慢嚥

我們小時候,家長也經常會說喫東西要“多嚼嚼”,這從生理上來講是非常正確的。因爲食物在我們嘴巴里得到充分的咀嚼,不僅意味着到了減輕了胃腸道的機械工作,而且我們的唾液中還含有豐富的酶,還能讓食物提前消化。

比如我們在嚼饅頭的時候,嚼的時間長了,就會覺得有一絲絲甜味,這其實就是唾液澱粉酶分解了澱粉,產生了帶甜味的葡萄糖導致的。

另外,唾液中還含有一種叫做表皮生長因子的物質,多嚼嚼食物,刺激唾液分泌,還能幫助修復發炎的腸組織。所以說,細嚼慢嚥對於腸道健康好處多多。

3、補充一定的益生菌

如果寶寶長期便祕或腹瀉,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補充一定量的益生菌,使寶寶腸道環境趨於平衡。不過,由於外界添加的益生菌不能種植在寶寶的腸道內,它們會隨着寶寶的大便排出體外,所以添加益生菌不能一天到晚。

4、喫富含益生元的食物

我們希望在寶寶的腸道里,益生菌的數量可以佔優勢,但是如果只依靠從外界補充益生菌,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多給寶寶喫一點益生菌喜歡的食物——益生元,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像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菊粉等等,都屬於益生元。

益生元一般存在於哪些食物當中呢?像大豆、全穀物、薯類以及新鮮的水果蔬菜,都能給寶寶提供有利於益生菌生長的食物。

各位,你家寶貝便便情況怎麼樣?存在腸道問題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一起探討育兒方法。

相關文章